第34章 告別拼爹的年代,叛軍又搞事情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錢森不止有大魄力。
第二道聖旨,貨幣改革,發行紙幣,真金白銀變成外交貨幣。
這更是得罪了梁國所有商賈土豪。
那可都是有錢人,掌握一國的經濟脈絡。
與其說,梁國分裂,叛軍四起,都是鈔票惹的禍,不如說是‘官逼民反’!
得罪商賈,土豪這兩種人,你這個邪皇,還想做皇帝麼?
但是有大膽量的邪皇錢森,不但敢想,還敢做了。
有了‘大魄力’‘大膽量’這邪皇還有‘大智慧’。
第三道聖旨,官制改革,進行文武狀元大比。
大智慧一出,果然非同凡響。
此時!
就連四大學院的老院長,感受到錢森的出手,都皺起了眉毛。
尤其這第三道聖旨,文武大比,更是震動了四大學院的學員們。
四大學院,名義上是靈山培養天才的搖籃。
可是,沒有多少學員是天才,可以突破五氣朝元的練氣士,成為靈修,被保送到靈山進修。
所以大多離開四大學院的學員,和在校的學員,最後的發展,就是進入國家的機構,當一名文武官員。
簡單說,人的一生,求仙無望後,當然就要在有生之年,享盡榮華富貴。
每天山珍海味,美女在懷,這才是人生的享受啊。
而梁國的腐敗推舉制,把太多四大學院的人才,拒之門外。
學會文武藝,賣給帝王家。
可是帝王家大門緊閉,把十年寒窗苦讀,十年磨一劍的人,拒之門外,那是多麼寒心,傷人?
只有那些官二代,才可以輕易的做官。
因為他們的老子就是當官的。
簡單說,腐敗的大梁國,也是一個拼爹的年代!
現在,不用拼爹了。
第三道聖旨一出,變天了。
終於可以拼實力了!
這是多少人的一代代夢想?
所以京都的才子,全部沸騰。
無數往期離開四大學院,還住在京都的老學員,還有現界的在校學員,都激動不已。
那些離開京都的老學子,失去了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