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修之法這個詞勾起了朱珍的回憶,也讓他真正的失了魂。

看著這少年渾不在意般說出“內修之法”這幾個字,他就再也不質疑了,也沒有了讓蘇葉心服口服的想法。

六年前,至舒城有一傳承秘境開啟,其中有卷軸傳出,此為修行法之秘,卻只有其理論而無真正的修行之法,少有人關注。而那捲軸將修行法分為三等,下等為形,中等為意,上等為人。

世人皆認為修行法只對剛覺醒本命魂獸的人有用,待開闢一個魂穴後,即便自身主動修煉也不會提升本命魂獸對天地魂力的吸收速度。所以但凡開闢了魂穴的魂師,對修行法都沒有了需求,自然也就不會深究“人”是何含義了。

這形,便是獸形;意,便是獸慾;形意兼備,便是現如今所有人認為的最上等修行法。也因為魂獸不同的原因,以何形何意修煉最為高效是所有人研究的重點。

至於“人”,他們認為,“人”為上等的原因在於沒有人就根本無法修煉,人是這一切的主體,所以“人”才被傳承者放在上等。不過朱珍卻不認為是這樣的,於是他開始了尋“人”,也是如此,他瀏覽了大量的古籍,甚至在魂師圈中搜尋過這個“人”是何意。

也因這個尋“人”,他與不少“人”之修煉者進行過論戰,這個話題也因他,熱過一陣,隨後因為沒有有利的結果,各都無法說服對方,便冷下去了。

只是朱珍從不懂得放棄這兩個字,這是他能達成如今成就的原因。他一直查詢著相關的訊息,直到他在一次秘境傳承中找到了“內修之法”的卷軸,只是經過他的試驗,他發現這內修之法並不能修行,按照其中路線運轉魂力只會讓魂力變得紊亂,甚至於引起本命魂獸暴動。他找了很多人試驗,皆是如此。

直到有一天,魂師圈中有人在上等為“人”的修煉法中留言了。

“下等為形,是人模仿獸,按照獸的形態修煉,卻比人體自動汲取天地魂力強。中等為意,是讓獸自己修煉,卻因為獸以適合自身的修煉之法修煉,比人模仿獸修行更快。而上等為人,說的是人以適合人的方法進行修煉,而這方法便是內修之法……”

那一段留言很長,零零灑灑不知多少字,而他因為仍在關注這個“人”,便看到了,當即與之問答。

“內修之法我試過,共100樣本,無一有效。那不過是擾亂自身魂力的法門,非但不能讓人快速修行,還會讓人自損魂力。”

從這個人能說出他探尋許久才瞭解到的內修之法這四個字,他便知道這人在此中必有涉獵,且其所說的形與意都與主流的觀點相同,卻更為形象,所以才有了以此說法探其底,深究“人”之根本。

“內修之法無窮,哪是隨隨便便就能碰到合適的?人之所以契約魂獸,便是藉助魂獸傳承的修煉之法突破自身瓶頸,實際不過他山之水。人與獸何異,人者,獸也,只是因為生而有靈,所以少了源自血液深處的傳承罷了。而秘境者,皆為獸之傳承地,這‘獸’中自然有人。”

他的話讓朱珍心中微動,“老夫卻是不信你所說。”

當時朱珍看起了行者過往的回答記錄,其中錯漏不少,但幾乎都在細節處失誤,而大方向沒有錯過。這名字“行者”本就有行百里之意,與遊學何其相像,且看這人回答的問題大都偏門,且這些問題相互間毫無關聯,可見其涉獵方向極多,且都有所建樹。

“你朱珍本命魂獸乃熾烈鳥,我便給你三種修煉方法。其上策為人獸合鳴,經三九魂絡,和熾烈鳥形,以內,形、人相合,中策為內修之法,有其二九魂絡,為你所知的上等‘人’,為熾烈鳥內修之法,下策為形意相合,以火焰魂獸寄於體內,以外獸激內獸。”

甚至在最後,這位行者還提醒過:“僅為個人意見,如要採納,請做好萬全準備。”

朱珍本就是魂獸訓練大師,一身學識淵博,這人所說的上三九魂絡他亦是熟悉,卻因為這是內修之法與鳥形一同出現,便很陌生,讓他不敢輕易嘗試。

而中策的內修之法他本來便嘗試過,只是將他魂力氣機攪亂了,有所損害,按照“行者”所言,估計是這內修之法與本命魂獸不合。至於下策他只是略微思索便眼睛發亮,將魂獸寄託於魂,不斷以魂獸之火刺激本命魂獸,這本來便是中等的威脅之“意”。

從這下策中,他便察覺出這是比他曾經的修煉法還要好的,很快便抓了魂獸寄託於魂穴中,果然隨著內部魂獸衝擊,引起了熾烈鳥的反抗,從而激增了修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