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因為福布斯藝人收入排行榜的公佈,石振秋再次登上了熱搜,並且很快就佔據了榜首的位置。

沒辦法,他的收入實在太嚇人了。

任誰看到,都不禁在想,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還有很多媒體注意到了這個資料,並且炮製了各種各樣的新聞出來。

《首爾體育》就做了一個比較貼切的形容,將石振秋比喻為個人中小企業。

因為他一個人的年收入,就比得上那些中小型企業的規模了。甚至很多小企業,都還趕不上他呢。

而《京鄉新聞》更有意思,說石振秋的年收入,相當於普通的地方郡的gdp。

當然不是首爾、釜山、仁川、大邱、光州這類的大城市,韓國一般的郡市,因為人口較少,經濟不夠發達,其實gdp産值確實不高。

而石振秋六百多億的收入,真的快趕上人家一個市的收入了。

如此種種,類似的新聞甚囂塵上,全都是報道這個的。

這樣一來,幾乎全體國民都知道了,韓國演藝圈出現了一個收入高的嚇人的明星。

可好事和壞事永遠都是相隨相伴的,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看到石振秋嚇人的高收入,很多心理扭曲的人就不高興了。

憑什麼啊,你一個戲子憑什麼有那麼高的收入啊?

我們辛辛苦苦的工作,一年連三千萬都賺不到,你卻能收入六百多億,你肯定幹壞事了。

一時間,韓國的網路論壇上,什麼奇怪的言論都出來了。

“這家夥是販毒了嗎?還是搶銀行了?六百多億啊,就算是造紙也沒有這麼快啊。”

“什麼時候藝人這麼賺錢了?”

“怪不得現在的孩子們都不好好學習,全都跑去當練習生,要做什麼藝人,原來收入這麼高啊!”

“這個世界真是讓人無語,辛苦工作的人連飯都吃不飽,只是蹦蹦跳跳的人卻可以賺那麼多,還有什麼公平可言?”

“國稅廳不查查嗎?我真的不相信,這樣的收入水準,沒有偷稅漏稅。”

類似於這樣的言論非常多,並且點贊數量也不少。

顯然,偏激而邪惡的韓國網民,並沒有多少理智可言,而是在利用網路來發洩自己對現實的不滿而已。

當然了,網路上也不全是詆毀石振秋的人。

他的粉絲也不少,反擊也立刻開始了。

“愚蠢的家夥們,你們知道什麼?看不到石振秋是什麼地位嗎?人家可是連歐美都承認的頂級巨星,賺的這些不是很正常嗎?”

“知道他的兩首歌曲在歐美的版權收入是多少嗎?井底之蛙的家夥們,只會用自己扭曲的思維去看待別人。”

“我的歐巴就是厲害,哇,什麼時候我也能賺這麼多啊?”

“石振秋人很好啊,人家賺的多,那是人家的本事。我可是聽說,他從來都不收粉絲禮物的,也不讓粉絲額外花錢。這樣的藝人,還是值得尊敬的。”

“你們知不知道石振秋在上巖洞買的那塊地如今升值了多少?對於這樣一個有投資眼光的人來說,賺這麼多很意外嗎?”

喜歡石振秋的人和詆毀石振秋的人在網路上互不相讓,吵的不可開交。

不過這樣的事沒有對錯之分,雙方勢均力敵,很難分出勝負。

支援石振秋的人,普遍的觀點就是,賺多少這是人家石振秋的本事,人家又沒有做壞事。

反對石振秋的人,很多的看法就是,有錢人都不是什麼好人,能賺那麼多,肯定有很多不正當的手段。

而且此人賺了那麼多,對國家、社會又有什麼貢獻和幫助呢?

這個年末,因為這份福布斯榜單,鬧的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