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章 前塵往事(七)(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葳在齊右丞的手裡吃了虧,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搬救兵,於是一回到趙裕的身邊,他就直接告狀,手腳並用地演示了齊右丞這個太子太傅是如何欺負他的,然後用期待的目光看著父親,希望他像上回懲罰竇氏母女那樣給他撐腰。
趙裕卻是一臉平靜地看著兒子,就連手中的奏摺也沒有放下,似閒聊般地問道,“那然後呢?”
“然後?”小小年紀的趙葳理解不了父親這話是什麼意思?“爹爹給我教訓他,打得他起不來……”
趙裕聞言,輕笑出聲,隨後想到兒子年紀還小,遂伸手輕點了下他的鼻尖,“如果你事事都要依賴為父,那要你又有何用呢?”頓了頓,又道,“這樣的麻煩你應該想辦法自己解決,為父是你的後盾,不是你手裡的刀。”
愛子就要為之計,此一時彼一時也,如果事事都要他出頭,那麼兒子很可能就會養成依賴他的性子,這不是他樂見的繼承人。
他需要的有狼性的繼承人,而不是一隻時時需要保護的羊。
趙葳對於父親的話半解半不解,但從小的生存環境讓他很早就學會看人的臉色,他看得出來父親不打算出頭,而是要他自己去對付那個討厭的齊右丞。
“爹爹,齊右丞那麼大,我打不過他。”他比劃了一下齊右丞的高大。
趙裕笑著用手指了指他的大腦,“體力上打不過,那就用腦子,你好好想想,為父還要批奏摺,莫要再吵為父。”
說完,他就專心致志地看起奏摺,但眼角餘光還是會瞥一眼兒子,看他還在原地傻站著,他也沒有再出聲指點,有些事總得要他自己想通才行。
齊右丞回到府裡也是陰沉著臉色,他本來這個太子太傅就當得不情不願,如今還要去一群毛孩子,那就更是鬱悶了,所以府裡的人看到相爺神色不佳,哪還敢上前捻虎鬚,都是有多遠躲多遠。
齊傲兒卻是例外的那個,她做了些吃食端過去給父親,看到父親在生悶氣,於是上前孝順地給父親捏了捏肩,試探地問道,“爹,這是在跟誰生氣啊?”
齊右丞先是沒有吭聲,隨後想到這是自己最寵愛的女兒,於是臉色好看了此道,“沒什麼,你女兒家家的不需要管。”
“可是為了薄景然那小子?”她是知道父親與薄景然鬥得厲害的事情。
這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不是這個,齊右丞說不出來他一個大人跟小孩子計較的事情,這有損他的顏面。
齊傲兒沒能在父親的嘴裡套出話來,最後只好放棄追問這個問題,遂問起了她最關心的那個問題,“爹……那個……太子怎麼樣?”
齊右丞正吃著女兒親手做的吃食,結果聽到這句話,遂皺眉看向她,“你問這個做什麼?”
看趙裕如今的作派,顯然是不打算立自己的女兒為後了,只怕退而為妃那小子也不會要,這深深地刺痛了他一個老父親的心,自己的女兒如此優秀卻被人如此嫌棄,只要是個父親都咽不下這口氣。
所以他現在也漸漸打消了讓女兒進宮的想法,趙裕不是個好相與的人,沒必要讓女兒再摻和了。
齊傲兒有些難以開口,但最後還是抬頭直視父親道,“爹,女兒打算與太子培養一下感情。”
齊右丞猛地抬頭看向女兒,若不是看到女兒堅定的眼神,他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呢?一時氣湧上來,他把筷子一放,嚴厲地道,“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齊傲兒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直接說又說不出口,於是只好道,“陛下膝下現在只有太子一個孩子,女兒想要試試,如果讓太子親近女兒,那麼女兒進宮一事就好辦了,爹,女兒不能輸。”
她不能淪為京城的大笑話,所以她一定要登上那個最尊貴的位置。
齊右丞確定女兒不是開玩笑之後,並沒有一口就答應了她的想法,而是以考慮考慮為由把女兒打發回去了。
齊傲兒離開父親的住處,雖然走在府裡熟悉的道路上,但腦海裡卻是十一王妃說過的話。
十一王妃那會兒感慨地道,“陛下有多寵太子,你們是沒見著,若是見著了,只怕自家男人都得扔,”然後在眾人好奇催促的目光下,這才用羨慕的口吻道,“陛下是真的親力親為地照顧太子的起食飲居,半點不假他人之手,非但如此,太子至今都與陛下同住,並沒有搬到東宮去,你們說,誰家的男人能這麼細心地照顧孩子?能抱一下就不錯了……”
這話引起了不少已婚婦女的共鳴,畢竟自家男人就是個甩手掌櫃,別說親手照顧孩子了,回到家裡來能多看幾眼孩子就不錯了,省得把精力都用在小妾那等狐媚子的身上。
話題說著說著就偏了,十一王妃當時說,“依本王妃看,如果有誰能得到小太子的認可,那麼誰就能正位中宮,陛下不可無後,這未來的皇后的人選就看小太子的了。”
這話大家也都點頭同意,更有人補充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哪家還有沒嫁的妹妹倒是可以找藉口進宮試一試,反正太子還小,還是能籠絡的年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錯,沒錯……”附和聲不絕於耳。
齊傲兒聽了一耳朵,心裡不由得蠢蠢欲動,雖說這樣的法子或者有損她的威名,但是,能達到目的才最重要的,父親教過她,目的才是最重要的,過程如何並不重要。
既然趙裕不打算履約,她就逼得他履約,把那小雜種拉到自己的陣營裡或者是個好辦法,目的達到之後,再想法子處決掉那小雜種也不遲,就像他那娘那樣,只要擋了她的路,她無論如何都要將其搬開。
只是要以什麼名義入宮呢?
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身為太子太傅的父親,或者她可以借父親的名義進宮給小太子授課什麼的,但是剛才看父親的意思似乎不會同意她這個想法,那她就得另闢蹊徑。
最終,她找上了十一王妃,送了厚禮給她,目的自然是請她代為引見淑太妃。
十一王妃看著那些厚禮,笑得合不攏嘴,自然滿口答應下來。
宮裡目前份量最重的長輩就是淑太妃了,以前先帝那位囂張的夏貴妃隨先帝而去之後,就沒有人能壓過養過趙裕一場的淑太妃的風頭了。
若不是淑太妃不願意爭,要不然封一個太后也不在話下,為此十一王爺是頗有微詞的,他覺得母親養育了趙裕一場,要個太后的名號也不過份,不過這些想法最終被淑太妃給壓住了,她不許兒子去向趙裕要太后這個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