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章 前塵往事(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問話勾起了大人們的傷心往事,只是很無措地用手搓著自己的腿,委屈又乖巧地低聲道,“我會乖,娘千萬別不要我……”
哪怕他再小,他都知道孃親是世上最好最好的人,因為他曾偷偷躲到一邊看著別的孩子在母親的身邊撒嬌,那時候他是無比羨慕的,羨慕他們有娘,而他沒有。
趙裕的心一酸,伸手把兒子攬到懷裡,“傻孩子,你娘……她沒有不要你,而是她……去往了天國,只能在天上看著我們……”
他說不出那個死字,也說不出其他描述死亡的字眼,畢竟在他的心裡,容靜秋還活著,她還會衝他笑,而他只要看到她的笑容,瞬間能讓他的心平靜下來。
父子倆的這番對話,讓金三偷偷地轉身抹了一把淚,他那表妹生前的時候,他看不出來趙裕有多愛她,但得到她死訊的那天,趙裕發了瘋般地要去找她,完全不顧大局,要不是他當機立斷地打暈了趙裕,只怕今日會是另一番光景。
也是從那天起,他第一次見識到容靜秋對趙裕的影響有多大。
心裡也為這個見面次數不多的表妹覺得婉惜,如果能再堅持一下,那麼陪著趙裕登頂的就會是她,追封為皇后終究是隔靴搔癢,畢竟本人感受不到那份榮光,又有什麼用呢?反倒是便宜了容家那一家子人。
兩個大男人以為小小的孩子理解不了趙裕話裡的意思,哪知道半晌後,孩子的眼淚一顆接一顆地掉下來,就在兩人詫異的時候,聽到孩子帶著哭腔問,“我娘是不是死了?”
趙裕最先反應過來,“你……為什麼這麼想?”
只見孩子邊哭邊道,“小花的娘死了,她爹也說她娘去往天國,可是那個壞女人小花的娘死了……”
小花是誰,趙裕不知道,但兒子嘴裡的壞女人,他卻知道是誰,這會兒他恨不得將竇琪凌遲處死,不然難消心頭之恨。
趙裕緊摟住兒子安慰了好久,孩子才在他的懷裡哭累到睡著了,那神似容靜秋的小臉上還掛著兩行清淚,看得他揪心不已,吩咐內侍擰乾一條巾帕輕輕地給兒子擦拭掉。
或許是今天經歷了太多事情,趙裕把兒子放到龍床上睡時,孩子並沒有醒過來,而是一轉頭就沉沉睡了過去。
等他從寢室裡迴轉出來的時候,金三還在,他指了指另一個位置示意金三坐下。
新提拔上來的太監總管陳鬥很有眼力見的重新沏了茶端上來,然後退到一邊等著聽宣。
“這孩子想要讓群臣接納,可能要費一番功夫。”金三有些憂心地道。
就憑竇氏母女的說辭怕是不能服眾,畢竟這個孩子一旦認回來,那就是正兒八經的嫡子,是未來的太子,天家血脈怎容他人混淆。
“朕的兒子,朕認得便行。”趙裕冷聲道。
金三愣了愣,知道自己剛才那句話觸及了趙裕的忌諱,畢竟趙裕自己的身世都被人詬病,也難怪他會這般回應。
他知道自己該住嘴的,但思及到逝去的表妹,於是還是硬著頭皮道,“多一道程式證實孩子的身世,對孩子總歸是有好處的。”
他怕趙裕以後再有其他的子嗣,那麼這個身世血統存疑的孩子會因為沒有生母的扶持,從而被人輕視乃至攻訐,而他終歸只是這個孩子的大表舅,比起親舅舅來說是差了一層的。
至於容家,那就不用指望了。
他那姑父全聽他那妾室傅姨娘指揮,姑姑又立不起來,連管家權都撈不著,好不容易在混亂中撿回一條命,但又為她那不中用的閨女容靜冬的死而傷心難過,哪有心思搭理容靜秋遺留下的這個兒子?還有他那表弟容鴻,這就是個扶不起的紈絝子弟,一心都撲在妾室的身上,跟正妻天天鬥氣,更沒有心思為小外甥籌謀,顧他自己還顧不過來呢。
而容家的旁支又是一群心思叵測之人,譬如容葉氏,這個女人太會鑽營,誰知道會藉著容靜秋遺留下來的這個兒子打著什麼主意?
總的來說,他是信不過容家之人。
容靜秋好歹是他的嫡親表妹,他這表哥若是再不幫一把她的兒子,真的說不過去。
金三這番話觸到了趙裕隱秘的心事,他並沒有遷怒於金三,畢竟金三也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才會這麼說的,半晌,他道,“朕心中有數。”
金三這才沒有再繼續說下去,目的達到了即可,遂轉移話題商量起朝廷的事情,不能再任由齊宰相一家獨大了,必須遏制其發展才行。
對於這事,趙裕早有打算,他把早年佈下的暗樁狀元郎薄景然提拔了上來,身為江南儒家之首薄家的子孫,薄景然天生就佔有優勢,更何況這人還是個摟錢的耙子,放在戶部很合適。
金三對此沒有異議,他跟薄景然的關係一般,但也知道這人是真有能力,如無意外,應該是未來的宰相人選,趙裕估計是這麼打算的。
兩人正說著話,淑太妃就由十一王爺扶著匆匆進來,一進來就兩眼睃巡起來,急切地道,“陛下,皇子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裕免了十一王爺行的禮,這才對淑太妃道,“孩子累著了,先睡了。”
淑太妃一聽,也沒有再吵著要見孩子,而是抹淚道:“那個殺千刀的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陛下千萬不能饒過他們,要不然皇后在天之靈都要難安。”頓了頓,她又忙道,“陛下別怪淑母妃話說得直,我這是替皇后感到難受,皇后若還在世上,一定恨不得將他們千刀萬剮,不然難解心頭之恨。”
提到容靜秋,趙裕的神色就完全冷了下來。
淑太妃仔細留意著這養子表情的變化,見他對容靜秋還如此情深意重,她頓時鬆了一口氣,這個養子是個情種,那就太好不過了,這是對她最有利的局面。
“母妃,您少說兩句吧,看,又勾起九哥的傷心來。”十一王爺責備地看了眼自家親孃,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九嫂都死了,九哥也該走出悲傷再覓新人才對,畢竟男兒何患無妻?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淑太妃對於兒子這憨批的樣子,內心是不滿的,但面上還是極聽勸地趕緊道,“是是是,都是我魔怔了,只想到皇后該傷心了……”
“淑母妃說的是。”趙裕少有的贊同淑太妃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