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礙於自己私生子的名頭,如非必要,鍾義並不太喜歡出入九王府,不想因為自己從而給容靜秋帶來不好的名聲,後來他想通了,私下裡為趙裕做事,天南地北地跑,從而錯過了容靜秋產子,也錯過了趙有有的成長。

趙有有看著用熱切目光看著他的男子,最終,脆生生地喚了聲,“大舅舅。”

“誒。”鍾義高興地應聲,心裡頗為熱乎。

或者是身上有部分血液是相同的,趙有有對這個大舅舅接受得很快,當即拉著這個大舅舅陪他玩,鍾義也十分樂意地一把抱起這小外甥陪他玩耍。

“鍾大哥,可別全信這個小傢伙的嘴,他啊最會忽悠人。”容靜秋在一旁叮囑。

趙有有立即反駁,“哪有?娘誣衊人。”

容靜秋一副我還不瞭解你的表情看著兒子,母子二人互相瞪視了半晌,最後薑還是老的辣,小的那個只能敗走,好在最後牽走了新認識的大舅舅。

在暮春時節,鍾義起程去東南沿海了,順便還帶走了一群跟他走南闖北的好兄弟,同是鏢師出身的他們,準備去闖一番功名。

容靜秋知道鍾義有自己的路要走,她沒有多說什麼,能給的只有默默的關注,至於利用手中職權為鍾義大開後門這樣的事情,她是不會做,鍾義這個人有自己的驕傲,並不真想利用裙帶關係往上爬。

趙裕對於鍾義的選擇頗為讚賞,畢竟對鍾義的本事他是瞭解的,與其窩在一個小鏢局裡浪費生命,還不如做出一番大事業來更讓人敬佩,更重要的是鍾義這人信得過,在東南水師裡面培養一個自己人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容靜秋跟他一提,他立即就答應了,他登基時日尚淺,根基還沒有很穩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改革都不敢大張旗鼓進行的原因。

東南沿海的走私案越演越烈,牽涉其中的官員一個也走不掉,齊宰相最終入獄受審,齊家轟然倒下,人人自危。

齊傲兒出面把母親齊朱氏接到身邊照顧,面對鉅變,當了一輩子宰相夫人高高在上慣了的齊朱氏瞬間病倒了,終日鬱鬱寡歡,無論女兒齊傲兒如何寬慰她的心都沒有用,最終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夜裡去世了。

齊宰相得知夫人去世,瞬間蒼老了許多,原本拒不認罪的他最終攬下了所有的罪名,把兒子們都摘乾淨了,他知道自己死期不遠了,最後的要求是見女兒齊傲兒一面。

齊傲兒最終還是到牢裡見父親最後一面。

“傲兒。”齊宰相看到女兒的到來,老臉上很是高興。

齊傲兒痛失母親,看到父親這樣,鼻頭忍不住酸了,但想到父親曾經的絕情,她的心一硬,直接道,“爹,你有話就快說吧。”

齊宰相沒有計較女兒的冷淡,“父女一場,爹不求你報答生養之恩,但求你在爹去後照顧一下你的兄弟們,讓他們能有口飯吃,爹就滿足了。”

到最後,他所有兒女中,最有出息的還是齊傲兒,當年她出生時,他給她取名傲兒還真沒取錯。

齊傲兒聞言,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絕情的話到了嘴邊卻說不出口,她還記得父親手把手教她下棋的情景,那是父女倆最溫馨的回憶。

最終,她閉上眼睛點了下頭,沒再說什麼,她轉身就走了,在父親看不到的地方,她淚流滿面。

齊宰相沒有喚住女兒,臉色頗為從容,他最大的心事終於能放下了。

這邊父女倆見面的情形,很快就有人報給了容靜秋知道,她聽後只是淡淡地表示知道了。

對於齊傲兒的遭遇,容靜秋沒有表示同情,畢竟齊宰相觸犯了國法就該受到懲罰,要不然要國法何用?

這個坎齊傲兒必須自己邁過去。

齊宰相的伏法,代表著守舊一派的力量大範圍地後退,開海禁一事再無阻力,在秋天的時候,東南沿海數個重要的港口開始成立主市舶司,主管海外貿易。

不過經過一番整頓後的東南沿海,直到來年的夏天方才走上正軌,透過海外貿易,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入大安,這為大安的進一步繁榮奠定了基礎。

手裡有了餘錢,趙裕把修路開始提上日程,想要貨物流轉得快,就需要一條康莊大道,並且中了恩科狀元的薄景然受到了重用,不但是最年輕的軍機大臣,而且還被委以這個重任,從而出任工部侍郎。

就在大安王朝大興基建的時候,又有提起了充實後宮這個話題,畢竟守孝三年過去了,身為皇帝的趙裕膝下僅有一子,在多子多福的當下來說,這不太符合標準。

不過這樣的聲音只是零星,大多來自一些老舊臣子,一來是思想的僵化,二來也是出於利益,畢竟有待嫁的女兒想要進宮搏取一場富貴。

趙裕和容靜秋商議過後,下旨同意了選秀。

就在這群老舊臣子歡呼勝利高高興興地送自家女兒入宮待選的時候,噩耗傳來了,帝后考量過這些女子的綜合素質,直接賜婚給了皇族,趙裕一個也沒有留下充實後宮,這讓他們傻眼之餘又徒呼無可奈何,再提反對的聲音,可依據呢?沒有哪條例法規定,皇帝必須充實後宮,只要皇帝本人沒有這個意願,誰能強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宮裡沒有太后,一群太妃太嬪又在自家子女那裡享天倫之樂,誰願意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