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沉英被這冷不丁一問,顯得有些茫然。

他回憶了片刻,方才你說道:“是有的,還不少。二嫂,你要稻草做什麼?”

“你去瞧瞧哪戶人家養了鴨子,去買些鴨蛋回來,不需要多,幾個便夠了。”明謹兒囑咐著。

雞蛋的價錢倒是不高,甚至有時候會降到一文錢兩個,眼下若不是糧食少了,雞也不怎麼下蛋,也不會有些貴。

她心中盤算了會兒,數出二十文銅板遞過去。

養鴨子的人定然十分少,至少集市她便未曾見到賣鴨蛋的。

“若是有最好,沒有便算了。”明謹兒怕他一心想著買鴨蛋,浪費太多時間,“路上你瞧瞧有沒有野薑,或是野蒜野蔥。”

這些玩意兒許是旁人家都種了不少,集市上瞧不見賣的人。

沈沉英一一應了,旋即將揹簍與籃子都遞給了明謹兒。

裡頭空空如也,頂多裝著桿秤與竹片,算不得如何重。

明謹兒也接得簡單,丁點兒力氣未曾用,便將揹簍前後背了,雙手再一邊提著一隻籃子。

二人就此分道揚鑣,明謹兒快步回了家中,便瞧見沈大哥又在修繕那扇瞧著搖搖欲墜的木門。

“大哥別修了,咱們去找木匠打一扇吧。”

兜裡揣著不少銀錢,明謹兒說這話便很是有底氣,連絲毫猶豫也無。

沈沉安一聽,回頭看去,便瞧見明謹兒連手都騰不出的情形,他急忙上前接過了籃子,又將明謹兒掛在前頭的揹簍也給接走了。

“沉英去何處了?”他以為是弟弟貪玩,面色有些不虞。

“我託他去買些鴨蛋回來,家中也得種上些蔥薑蒜。”明謹兒說著,將揹簍歸整了,卻又瞧見灶房外頭放著兩個木盆,裡頭泡著黃豆。

“黃豆我給揹回來了。”沈沉安說著,還是拿他自個兒做出的木錘又修了修院門,“我與他們說了,退給了咱們三錢銀子,都在娘手裡。”

家中的銀錢還是得往掌管中饋的沈母手裡交。

明謹兒也不意外,拿給沈母無礙。

“弟妹啊。”劉氏聽見院落中的說話聲,推開房門走了出來,她手裡還拿著個布包,幾乎要有兩個手掌大小。

自從那次變故之後,劉家人不再找上門,劉母卻私下與劉氏見過幾次,提點她日後要如何做人。

也因此,劉氏變了許多,她漸漸接受了明謹兒確實並非尋常莊戶人家的姑娘可比,也承認了沈家如今蒸蒸日上,亦是因著明謹兒的那些奇思妙想。

區區一個童養媳,竟能做到如此地步,實則也讓人欽佩。

劉氏神情有些惴惴,她下意識把手中的布包給攥緊了些。

“怎麼了?”明謹兒心中防備著,面上卻不顯露。

一聽這話,劉氏又往前走了幾步,旋即將布包給緩緩開啟來。

裡面是一雙春花色的嶄新布鞋。

能瞧見上頭繡了幾朵牡丹,只是手藝比不上明謹兒,顯得普通了些。

但針腳細密,用料也是下足了。

“弟妹,你整日去鎮上費鞋,我便……便給你做了雙。”劉氏說話時頓了頓,她還是覺著臉上掛不住,卻強撐著說了下去,“你也別不收下,這鞋子我也給小叔子做了一雙。”

明謹兒怔住了,她瞧著那雙鞋子,又下意識低頭看了看自個兒腳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