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散而逃!

上一刻還氣勢洶洶的雁衝軍。

眨眼間就躥進了山野、荒村之中。

蘇元明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他可不知道遠在臨蠶郡附近的鄭又玄,被他師父給嚇著了。

鄭又玄透過虎符感應到了一絲陳仲的氣息。

於是那看似已被赤紅丹丸消解的劍光,頓時重新被喚醒。

而自玉佩中走出來的陳仲,卻也並非真的是“陳仲”。

那實是陳仲留下的一道“炁”。

當初董志張將玉佩送給蘇元明,陳仲只是拿去片刻,別說當今修士沒了煉製真正法器的能力,就算是還有,也沒辦法在頃刻之間煉成。

至於當世修士煉製寶物器具的方法,則多與叔孫無忌合煉赤紅葫蘆相似,煉成所需要的時間長短,與做為根基的“天地靈物”息息相關,與煉製者的修為境界更是關係緊密。

那般煉法,只看叔孫無忌幾十年了,赤紅葫蘆都未竟全功,便可知耗時之長。

故而,陳仲借玉佩為蘇元明留下的護身手段,實際上能為也頗有限。

主要是這道“炁”,僅能催發數次,耗盡了就沒有了,其最大作用,是能夠讓遠在數千裡之外的陳仲得有感應。

此外,這“炁”雖然化作了陳仲模樣,卻並沒有獨立思考之能。

他皺著眉頭,一言不發融入了蘇元明手中鑌鐵棍。

下一瞬。

蘇元明好似如有神助,直接進入定靜,這與他自家修行時又不同。

蘇元明只是心齋修為,靜中能見自身諸氣摶結之象,其餘便純是空蕩渾黯。

這一次則大不一樣,蘇元明自身諸氣摶結之象朦朧不清,但是他掌中鑌鐵棍的氣息卻格外分明。

新奇!

分外新奇。

人的諸氣,與器物的諸氣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蘇元明眼下有了直觀而深切的認識。

最明顯的,就是人的諸氣多、雜,但又和諧無比。

鑌鐵棍的則恰恰相反,它的諸氣摶結之象相對人而言,純粹,僅有數十種明顯不同的氣息,這與人的幾乎數不盡的諸氣數量,對比十分顯著。

此外,便是鑌鐵棍的諸氣摶結之象不穩,不夠和諧混一,有一種脆弱的感覺,似乎只要找到了弱點,就能很輕易地破壞掉當下鑌鐵棍的諸氣摶結之象,使之諸氣破散。

蘇元明並不瞭解這些區別都意味著什麼。

而且眼下也沒有時間讓他自己去細細琢磨。

鑌鐵棍的諸氣之外,還有一道令蘇元明感到十分親切的氣息。

正是這道氣息,引領著蘇元明見到了前所未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