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志非常狡猾,打著挖墳掘墓的主意,還懂得先把孔衍調走。

說不得,接下來動手的,還是那王素的徒子徒孫。

留蘇元明一個人在此,雖然是陳仲、孔衍早已預料到,也決定了要做的,但真的事到臨頭,孔衍終究擔心蘇元明有失。

“元明,你還是隨老夫一道走吧,以此地佈置,有變之時,老夫足可趕回。”

蘇元明連連搖頭:“先生放心,師父說了,我若不親自追趕那些壞人,他們就會看破師父佈置,到時候師父不在,蓬萊反要遭殃。”

陳仲真的走了,就要反過來做出他沒走的樣子,否則王素這個時候到來,孔衍多半不是對手,那時才真的糟糕。

而蘇元明做為陳仲弟子,本身修為又淺,他此時越是囂張,越是行事無所顧忌,才越會被當成陳仲實際沒有走的證據,王素反倒不敢輕舉妄動。

這都是陳仲事先細細講給蘇元明聽的。

孔衍這是重壓之下,亂了方寸,聽蘇元明又說起陳仲,便自醒悟,然而想想陳仲走的乾脆,蘇元明留的坦然,心下不由暗歎這一對師徒對他們自己,已近無情!

但他們是對的。

孔衍重重嘆息一聲,將一冊他親自抄錄並做注的齊物論,交給蘇元明。

這是他以儒家之道對莊子之學加以解讀,原本是要暗中與陳仲較量一番,看看蘇元明更加願意接受儒家的莊子,還是陳仲道家的莊子。

同時,孔衍於抄錄、做注之時,也是傾注了巨大心血,憑藉他這短短時日內對陳仲留下三道符籙的參悟,一冊齊物論,蘊含了相當於他自己全力出手的威能的“化夢術”。

此術借莊子夢蝶之隱喻,蘊藏儒家禮制之辨,凡是不合“道禮”的法術,都將在此術之下化實為虛,黜真為假。

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自身入夢,感受大道之禮。

算是陳仲走後,孔衍專門為蘇元明準備的一道護身之術。

原本孔衍還準備繼續為接下來的養生主做注,只可惜時間已不允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傍晚。

孔衍與孔蘩露的車隊駛出仙門郡南門,蘇母也在其中,數千百姓挽留不住,只能眺望著車隊消失在夕陽盡頭。

好在孔衍制定的仙門之政,暫時無人敢於廢棄。

因為桓志的旨令是獎掖,接連遭逢打擊的仙門三家士族門閥,不敢造次。

仙門山中的聞止觀,便依舊按照原本的步調營造著。

入夜後,蘇元明將一眾工匠送出山去。

而就在他們離開不久後。

一頭灰毛狐狸,悄然來至雜亂堆放的木料之間,不斷聞嗅著,良久方才離開。

山林中一路奔跑,狐狸很快回到了自己的石罅中的巢穴,它似乎累了,迎著透入巢穴的月華趴下休息,但緊接著一片紙剪的狐狸從它頭頂飛出,藉著月光便要飛出巢穴。

下一刻,踩折枯枝、草葉的“喀嚓”聲響起,越來越近。

紙剪的狐狸頭上,兩隻眼珠活轉過來,轉動一圈,知曉自己飛行不快,只怕沒辦法躲過來者的視線,乾脆輕輕一晃,燃起冷森森的光焰,頃刻間化為一撮紙灰,被輕風吹散。

呼吸之間,蘇元明頂著九環狸,出現在了狐狸巢穴外面。

為了避免蘇母留在仙門郡可能被敵人利用,孔衍直接將之攜走,如此蘇元明也乾脆不再回城,

送了工匠出山後,他與九環狸轉回正在營造的聞止觀,九環狸便即察覺了不對,似乎有什麼東西來過。

於是九環狸發揮長處,循著蹤跡,指引蘇元明一路趕來。

九環狸發現了巢穴,“吱吱”兩聲。

蘇元明近前,卻只看到了一隻老死的狐狸。

九環狸皺起小眉頭,總感覺哪裡不大對,但無論怎樣也找不出更多痕跡了。

喜歡乾心論道請大家收藏:()乾心論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