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璇甫妙手仁心(2)(第1/3頁)
章節報錯
良久。
就連張機都察覺了陳仲神情不對勁時。
“小友可知當年那陳先生,名字為何?後來去了何處?”
張機聞言,這才隱約領悟。
姓一樣!
而且,陳仲在北海郡輕易找到了治療時疫的石蒙根。
這等醫術,與當年的陳先生,豈不正是一脈相傳?
張機面頰更紅,卻不是方才的羞怯,而是換了興奮:“老師說,陳先生諱齊,字季賢,當時說是要往方丈道洲去,只後來無了音訊。”
陳仲皺眉。
陳齊?
陳仲有一兄一妹,數位從兄弟,卻沒有任何一個名叫陳齊的。
又向張機詢問當年那陳齊的年齡以及外貌。
二十二年前的陳齊卻是一名中年人。
應當不是同輩了。
陳仲不禁黯然。
陳家家傳的修行法門取自《五行太玄經》,但並非揚子嫡傳,故而一直以來,沒有出過感應大修士。
二十二年前,陳仲都六十歲了。
若是與他同輩的兄弟,無論如何也該是老翁形貌。
而陳家的葫蘆,在外行走時,必定是由家中最長者持有的。
因為施藥這種事,可不止是會得到好名聲的,年輕人莽撞毛糙,一旦行止不夠得體,很容易反惹仇怨。
陳齊那一行中,若是還有長輩,絕然輪不到他一箇中年懸掛葫蘆。
或許是哪位兄弟的孩子吧!
陳仲暗暗記下張機所言。
方丈道洲。
待將王素除掉,定要前往方丈道洲尋訪一番。
即便別的都不做,陳仲至少要為那一支陳氏族人,留下一部修行法門。
醫家無有自己的修行法,始終是所有醫家傳人的一塊心病。
對了,陳仲想到了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