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子正煉寶仙門郡(2)(第1/3頁)
章節報錯
將許靖送走,蓬萊這裡其他門閥便失去了向許氏發難的藉口。
如此,只要拖延一段時間,許萇就有了彌平內患的可能。
許季山給與陳仲的白綢,報償此事,當是足夠。
或許,在許氏看來,此事唯一要委屈的,便是不得不背井離鄉,寄人籬下的許靖。
只不知,可還有人記得襄公矩麼?
陳仲越發不願理會許氏之事了。
但這件事,恰好也是一個契機。
王素!
陳仲正需要一個離開蓬萊的理由。
雖說,眼下就走,缺少了陳仲大張旗鼓,沿著王素派出的門人這條線索追查的環節。
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請孔衍刻意製造機會,總是要留下一些痕跡的。
而許氏之謀劃,則是自然而然。
至於缺失的環節,也不是沒有辦法彌補。
陳仲轉念之間,已是定下思量。
“此事何以定須求我?”
陳仲的問題,總是讓許萇措手不及。
要送許靖離開蓬萊,只需尋得一艘海船,若擔憂途中風浪以及可能作亂的鱗蟲一族,那麼隨便請一位大修士,也就足夠了。
許氏族內,許苞、許茅,哪個不行?
為何偏偏求到陳仲跟前?
許萇更不敢虛言哄騙,硬著頭皮回答。
“這、這,不敢欺瞞陳公,晚輩小妹嫁在新昌,為桓氏新婦,日前探得訊息……”
說到這兒,許萇作態抹淚。
“此事萬萬不可洩露,否則小妹性命難保!”
陳仲頷首,只管等他下文。
許萇見此,無可奈何:“桓公穆似在檀德臺上多有變故。”
一邊說,許萇一邊小心觀察陳仲神色。
桓志在檀德臺上有變故,除了面前這位,沒有其他人能造成!
只是陳仲毫無所動,就是等著許萇講原因。
“據、據說,桓公穆他如今多疑至極,唯恐有人害他,只以保障權位為重,聽得大成法門之事,他、他便下令,無論如何要將法門奪去,以免有人搶了他的君位。”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