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去這一點,便是蘇元明的修為境界,出人意料。

就在蘇元明剛剛跪拜之際,陳仲已是觀望得了他的氣息,辨察出他的具體情況。

他竟然仍在心齋層次。

不過這並不是說,陳仲與他分開這麼久,蘇元明就什麼進步都沒有。

正相反,蘇元明進步極大。

從他氣息摶煉之象中,陳仲分明察覺出,蘇元明真氣壯大,已是不比任何坐忘境界的修士稍差。

而且蘇元明自始至終沒有放鬆過動功的修行,肉身方面,鎖精禁漏當是就在不久之後。

若是如此走下去,不出意外,一年左右就該受到退病關的考驗,為突破感應做最終努力。

但就是不知道,他為什麼始終處在心齋當中?

似這般狀況,陳仲也沒有遇到過。

要說相近,前些年名聲大噪的陽武管輅、管公明,似有幾分類同。

管輅乃是從未修行入道,卻一日之間破境感應。

陳仲聽聞管輅故事時,正是決定幫助諸葛丞相,實現《天人星階圖》之大願的時候。

當時陳仲主動前往陽武,希望能夠將其延攬至季漢,共襄盛舉。

奈何陳仲到時,遍尋管輅不見,只得了管輅一封留書,說他自己命格埤薄,不敢目睹高大之士,見則難享天年,求陳仲不要強行尋他。

不管這是管輅真的為他自己算到了這些,還是他不願意與陳仲相見找的藉口,話既然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陳仲當然也就沒有再去強求什麼。

只是管輅當日有對陳仲避而不見的能力,便可知曉,他一日之間破境感應的傳言,不是虛假。

要知道,那時的陳仲雖然未曾突破感應,可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說躲就能躲的,真要那麼輕易就躲掉了,陳仲青年之時懲奸除惡,也追不到幾個人。

蘇元明當下,與管輅像,卻也不全像。

這種狀況,或許與他自身有關?

畢竟人與人不同,哪怕是一般無二的道法,由不同的人修行,最終得到的功果,也會大相徑庭。

蘇元明的狀況,還是要再看看。

陳仲將他修行以來,真正收下的第一個徒弟托起,伸手抓住了蘇元明肩膀,左右檢視一番,臉上不由自主露出欣慰來。

“又壯了些,甚好!”

陳仲輕聲讚許,但看著蘇元明露出一絲驕傲的表情,又不由得不想讓他如此得意。

“只不知靜功進展如何?早先盛齋兄與為師說過,曾將一冊他親手所錄的《齊物論》賜下……”

聽到靜功二字,不等陳仲說完,蘇元明便苦了臉,惴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