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吳質為曹廣說起祂的計劃。

而祂提到的陳長文,卻也曾是曹魏名臣,姓陳名群,字長文。

如果說當今洪陸的形名之說由荀悅發出先聲,那麼陳群就是真正使形名說與曹魏朝政結合起來的那個人。

他在任時,主持制定九品官人法,定立“中正”一職,制度化地進行“品評人物”,為朝廷的後備用人提供依據。

同時,該法還延續了魏武之時“量才為用”的作風,定期考核官員任職的成績,確定其是否稱職,將考核優良者獎、低劣者罰的做法,從君主的一時喜好,轉化為固定制度。

可以說,形名說能夠在洪陸,乃至於整個天下,最終取代五行說,陳群之功,遠勝於其他任何人。

可惜的是,“定期考核官員成績”這一九品官人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幾乎所有官員、世族的默契配合下,從一開始就名存實亡,而陳群本人也未曾堅持什麼,選擇了置身事外。

於是當下的九品官人法,已淪為世族保障自身權勢,排擠寒門、百姓的優秀工具,同時也連帶著形名說落入頹勢。

陳群亡故也有七八年了,曹廣當年隱約知道陳群的死並不尋常,一位感應大修士,還處於朝堂的安穩環境當中,活個一百三四十歲再告老還鄉,乃是尋常。

陳群死時才剛剛七旬而已,他早年間又沒有經歷什麼慘烈大戰,舊傷一說根本不存在。

曹廣那時命人仔細查訪,卻一無所獲,好像陳群真就是急病而死,無奈之下也唯有罷手。

現在聽說陳群也在這鬼國之中,曹廣頓時明白了什麼!

曹廣不由心內一喜,暗想道:“倘若長文果是被那逆賊所害,今日祂必助我!”

於是乎,抱著這樣的想法,曹廣不由得步伐再快三分,因著他已經是鬼,行動快起來後,遠遠看去就似飄飛一般,卻也有種異樣的瀟灑之感。

前面引路的吳質見狀,乾脆也施展手段,加快了速度。

不多時,他們就來到了司徒官署所在,卻見得那氣派如殿堂般的司徒官廳,大門緊閉,而四下無有半個鬼影子。

吳質對曹廣喜道:“陳長文行事縝密若此,真天助陛下!”

曹廣以為吳質之前就和陳群說好了,頓時連連點頭。

然而吳質實際上說的是陳群深諳“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之理,活著的時候,陳群的奏疏內容除去君上能夠看到,事前事後都沒有任何人,哪怕是家中子弟,能從陳群處知曉。

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但凡是知道的,無不讚賞陳群的縝密、謹慎。

如今看陳群官廳附近,不許任何鬼吏靠近,想來也是延續了祂生時的行事風格。

來至大殿廊下,吳質一把推開殿門。

“長文,且看此是誰人!”

吳質說著,大笑抬頭,去尋陳群在何處。

前後腳跟著祂進門的曹廣期待地去看陳群反應。

然而下一刻。

吳質笑聲頓止。

曹廣僵滯原地。

只見殿堂正中,司仲達與陳群相對而立,目光同時望來,在祂兩個當中,一座橋狀法器,尚未收起。

喜歡乾心論道請大家收藏:()乾心論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