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黛蠶窟深淯水贈別(4)(第2/3頁)
章節報錯
下了昌山,舍磨騰終於長出一口氣,抬眼望向之前陳仲等人去過的淯水之畔。
這一眼望去,只見那處,丁夏這個更早下山的大修士,也同舍磨騰一般無二,目視遠方,靜立沉思。
丁夏最後提議的論道,或許應該說是陳仲講道更為合適。
陳仲雖未言及什麼具體的法門,也不曾點明新法、舊法誰家更好。
但,陳仲讓幾乎每個人,都有收穫。
即便陳仲等人已然走遠。
丁夏仍舊在回味著此前一切。
而舍納蘭、舍磨騰則望見了淯水之畔的,仍舊豐富而鮮明的大道韻痕。
遙望之間,不免令人生出悵惘之意。
他們在檀德臺上,可能固然是贏得了一時名利。
但卻毫無疑問,錯過了一場真正的盛會。
孰失孰得……
舍磨騰猛一甩頭,將這些得失之念盡皆揮去。
他最後一次問舍納蘭道:“師弟,你當真要仿效迦羅大士譯經?”
迦羅大士便是那位覲見末帝,受賜白駒寺的舍家大修士。
舍納蘭在檀德臺上,親眼見證因為言語不通,導致孔劭故意曲解舍氏,甚至造成蓬萊士人敵視舍家之事,於是下定決心譯經!
舍家經典因為其著述環境與洪陸差別極大,故而許多詞彙都是洪陸雅言中所沒有可對應詞語的。
故而翻譯的難度非常大。
舍迦羅曾在白駒寺翻譯四十二篇舍家經典,在洪陸被合稱為《四十二章經》。
但舍迦羅的《四十二章經》文意,與舍家原典含意相比,錯訛極多。
再加上漢亡後,白駒寺被毀,舍迦羅殞命。
《四十二章經》便迅速散佚消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舍納蘭與舍磨騰此次東渡蓬萊,數次為是否譯經而爭執。
舍磨騰認為譯經只會導致舍家經典的原意被扭曲,極力反對譯經,而是應當收取弟子,教其婆勒語,令其能夠讀懂原典。
舍納蘭一度被說服。
但事到如今,兩人的分歧徹底無法彌合了。
舍納蘭不僅要譯經,而且要努力地,真正融入洪陸士族之中。
那所謂的“舍家誡語”便是為此。
“啊耨噠舍!”
舍納蘭低頭唸誦一聲。
舍磨騰當即點點頭,不再試圖說他。
“好,那我就自去洪陸!”
舍磨騰邁步便走,他已經決定不再留居蓬萊。
舍納蘭面上不捨,但目光中顯露的盡是堅定。
然而下一刻,舍納蘭面色陡變。
舍磨騰也自重重一腳跺地。
頃刻間一道四方形淡金框體,套著一個小些的淡金菱形,將舍磨騰整個人包裹在內。
若是陳仲在此,便能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