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三言志乾心論道(1)(第1/3頁)
章節報錯
王承先有兩個問題。
後一個,陳仲沒辦法回答,因為他本身就不持融合五行的儒家觀點。
而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中……
許季山當先開口。
“小友,我等豈不知五行論有負世人重望?只是此論畢竟出於仙人,尚算是有跡可循,若就此輕棄,誰能肯定,新學、新論,定可超過舊論呢?”
這是絕大多數堅持《五行白虎通》、《五行太玄經》等舊日法門的修士的根本顧慮。
伏生是距離當今最近的飛昇仙真。
他親口所傳的五行論,甚至比中古時,透過那些殘存高修口述、記錄下來的上古殘章斷典,更具說服力。
許季山說完,其餘人也紛紛點頭稱是。
王承先又如何不知道這些呢?
但這種說法不能讓他信服。
上古之時,仙真極多,也不是個個都飛昇離去的。
那些人間留下傳說的仙真,哪個不是長久駐世?
為什麼伏生才一出世,便急忙飛昇而去?
為什麼伏生只傳五行論,卻不傳其它上古經典,更不要說上古法門了。
至不濟,伏生就不想在人間留下一脈道統傳承嗎?
他自己的修行法門,總是可以宣講的吧?
但統統都沒有!
故而,有人推測。
上古天地,與近世不同。
上古仙真修行之法,已不適用於今日。
這才會有上古與中古間的斷裂。
才會使伏生一朝出世,便急急忙忙飛昇離去。
很可能,伏生所知的,僅剩下五行論相對適用於近世了。
但這種適用,也並非完完全全的合適,而是還需要當世修士自行摸索、改造的。
故而今日之修士以之修行,始終無法打破那橫亙上方的阻礙。
此猜測,便是現下拋棄五行論,另立新學的思潮源頭。
而王承先,做為太平道宗的核心弟子,突破了感應的大修士。
他從太平道宗所知道的隱秘,遠比其他修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