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孔劭日日設宴承湯,士人們傳頌的是孔劭的慷慨、風流,而宴會上的消耗,則是孔氏獨佔昭明郡才能供養的。

若無這般供養,就沒有承湯之宴,孔劭名望自然而然也將少去大半。

士人們固然講究風流風度,崇尚風花雪月,但誰不清楚,支援他們風度與風流的,到底是什麼?

故而,孔劭與謝弼的威脅,效果極佳!

甚至,有不少站著計程車人,在權衡之後,心底還忍不住生出埋怨。

平原仙翁你都能把中衛軍一起帶走,怎麼不把孔劭、謝弼、桓志這些人也帶走?

你不帶走他們,他們便能威脅我們,這還讓人如何為你襄公矩討還公道?

於是,義憤填膺中計程車人們,紛紛閃開了視線,躲閃起了孔劭、謝弼的目光。

“呸!”

這就是許靖對孔劭那“辜念許靖年幼,暫不除其本族品第”的回應。

然而許靖身旁,另外兩名襄公矩的弟子,卻是悄然挪動腳步,低著頭,不敢看許靖,更不敢離許靖太近。

許靖年幼。

他們可不年幼。

萬一家族品第受到他們的牽連……

孔劭感受到了變化,微提下頜。

他轉過頭,望向王承先:“王郎君,我曾勸告郎君慎行,當下再與郎君一次機會,如何?”

不由得。

眾人目光轉向王承先。

這位剛剛手撕名頁,從北側座席,換到南側座席。

當時堪稱大快人心。

但,王承先的背後是武次郡王氏。

而王氏為了給王承先揚名,可謂不遺餘力。

那些關於王承先幼時的傳言,明眼人誰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王承先固然年少氣盛,但他真能置家族於不顧?

可如果他在孔劭的威脅下低頭了……

“哈!”王承先忽然笑出聲來:“給我一個機會?這麼說,還是好意嘍!可惜呀,你孔某人的好意,我王承先,呸!”

王承先說著,也直接走出座席。

“諸位,仙翁不惜性命,將這覆壓昌山的軍陣破去,為的是什麼,我王承先年少,或許琢磨不透,但列位之中,就沒有能明白的嗎?”

襄公矩確實沒有將桓志、孔劭、謝弼這些人一併殺死。

但他不惜性命,破去中衛軍軍陣,為的是什麼?

不正是消除桓志一方,足以壓制眾人的武力麼?

沒有了壓倒性的武力優勢。

士人們都還不敢反對那所謂的新政嗎?

事情全讓一位垂垂老矣之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