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襄公矩赴難先師地(1)(第2/3頁)
章節報錯
桓志知道,接下來襄公矩要說的,才是關鍵。
“老朽聞焉,‘天雖至神,必因日月之光;地雖至靈,必有山川之化’,王者雖有萬人之德,亦須賢賢、德德,擇善而公、卿、大夫、元士之,以極其才,而順天成其道。今大王以百姓之苦苦心,以烝民之憂憂神,下愚不才,竊以大王未得人之故也。”
襄公矩引用《白虎通》,但引用部分並不涉及五行論,讓人無懈可擊,而又直指桓志沒有得到賢才的輔佐,這讓北側座席上,從謝弼、孔劭到丁夏、桓忎,全都不由得斂容正坐。
他們,都是桓志倚仗之人。
如果桓志沒有得到賢才,他們是什麼?
來自襄公矩的指責,哪怕根本不曾提名道姓,也能令人汗流浹背。
桓志暗道一句來了,隨即便為部下開脫:“漢亡至今六十載,賢才被難、玉石俱焚,人才凋零若此,孤亦甚憫焉。然蓬萊廣大,賢士大夫不敷任用,更兼妖鬼奸猾,恃其勇力為亂,賢良之士雖從舊學,而不可遽得法力以鎮滅之,致有紛亂遷延,至今為患者,或曰舊學當新之故耶?”
蓬萊道洲太大了,人才太少了,所以不是本王的臣僚不行,而是“舊學”培養人才的能力不足!
桓志為了應對襄公矩,這些日子也是沒少下功夫的。
你指責你的,我指責我的,看看誰能贏?
北側座席上,謝弼心中暗鬆一口氣,隱在大袖中的手指微微伸展。
但這口氣還未松盡!
只聽襄公矩絲毫停頓也沒有:“舊學當新,善哉斯言!只不知,當以何新之?”
桓志當即目視謝弼、孔劭。
襄公矩便也隨之將目光轉來。
謝弼這一刻只覺天地把他拋棄了。
他的周圍成了無形的空虛漩渦,這個漩渦通向天地之外,他正在飛快地掉落出去。
於是謝弼哪裡還能理會桓志的目光示意,整個人手腳並用,企圖掙脫漩渦,重新回到天地中去。
他心中還忍不住感到一陣陣難堪。
如此手舞足蹈,豈不是將士人的風度、臉面丟盡了?
好在,襄公矩總是忠厚長者,倚仗境界阻撓謝弼、孔劭兩個後輩,已經讓他感到羞愧,還不至於故意毀壞這兩人的名譽。
故而,在外人眼中,此刻的孔劭、謝弼。
一個眉頭緊鎖,似乎正與什麼東西較力。
另一個則是雙眼緊閉,渾身僵直。
謝弼身後,謝鯤忽有所感,抬頭卻見襄公矩正對自己微笑點頭。
謝鯤面上卻露出凝重之色,他察覺到,襄公矩的氣息不正常,而且一陣心血來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謝鯤無法抑制心中不安,抖手灑落一片蓍草。
羊壇本來抱著劍,瞪著眼睛仰望老前輩,眼角餘光發現了謝鯤的舉動,不由好奇。
但,老前輩就在跟前。
公然說小話,是不是太不尊重了?
而且,謝幼輿才剛剛突破感應不久,他那法術,瞞得過謝弼等人,未必瞞得過老仙翁吧?
羊壇乾脆又攥著劍鞘,將劍柄悄悄捅向謝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