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廷尉李斯的這個提議被說出來的時候,那些武官們都不約而同地瞪大了眼睛。

不是吧?

本來以為,他們都已經算是大出血了。

沒曾想,有人竟然是想要將他們的所有精兵都帶走!

他們為了自己麾下的十名精兵,不被白白地送出去,還和始皇帝嬴政有一些暗地裡較量的意思。

雖然,他們在始皇帝嬴政下達命令以後,瞬間就秒從心了,但是他們在這方面還是很堅定的。

主要是考慮到,原來可能有自己出十名精兵,現在只需要一名精兵即可,這才沒有過於著急。

只是一個精兵的話,倒是能夠應對得起來。

能夠站在這朝堂之上的武官們,要麼戰功赫赫,要麼出身名將世家,其麾下肯定精兵不止這麼點兒。

唯一讓他們不捨得的,就是精兵很難培養。

要是少一個,那麼想要再培養出來一個精兵,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這樣的話,對於武官們就很不公平。

徒勞損失了精兵,還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如何能夠使得對方高興呢。

只是損失一名精兵,就讓這些武官們很不樂意了。

更別說是像廷尉李斯這般,獅子大開口,想要將二十名武官們拉出來的總共一百八十名精兵,全部帶走。

這如何能夠讓武官們忍受,他們麾下的精兵數量都不是很多,怎麼能夠白白將自己的十名精兵送出去!?

原來的時候,各自武官之中,只會有兩個倒黴蛋,需要送出去十名精兵。

每一個武官,都很是擔心自己成為那一個倒黴蛋,這下不約而同的抗拒起來。

在經過始皇帝嬴政的命令以後,將絕大多數的武官們都變成了倒黴蛋,只有少數的幸運兒。

這樣一來,原本兩個武官需要承受的壓力,頓時分散了來,也就使得武官們,心裡是有些不爽,但也不會多說什麼。

就像是剛才所說,一個精兵的損失,還能夠勉強承受。再說了,十名士卒之中挑選一名出來,誰能夠確定那挑選的就一定是唯一的精兵呢?

如果挑選的是那個普通士卒的話,那這武官不是血賺嘛。

既是給了始皇帝嬴政顏面,發揮了自己的貢獻,而自己又沒有怎麼損失,相比於其他的武官們,可能損失精兵的話,那這麼對比起來,不就是血賺嘛!

而當丞相王綰提出來,這兩百名士卒站出來,給王離和趙辰兩人各自挑選出來十名士卒的時候,武官們更加興奮了。

這要是能夠讓始皇帝嬴政採納的話,那他們豈不是損失可能更小?

因此,這些武官們對於丞相王綰很是支援。

可是,廷尉李斯的冒出來,讓這群武官們頓時氣得快要跳腳起來。

本來都是損失很小的,現在將他們派出來的十名士卒,全部拿走的話,豈不是妥妥地讓他們血虧麼。

這對於武官們來講,絕對是無法接受的。

要知道,始皇帝嬴政都沒有起這樣的心思,就是知道這些精兵,就是這些武官們的命。

打勝仗,除了靠他們這群武官們的率領,還得有一群能聽善戰的精兵手下。

這把精兵全部拿走了,豈不是讓他們打勝仗的機會,都受到了影響嘛。

將領軍事才能很厲害,在手下沒有可用精兵的時候,又有什麼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