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當然不保真,聽聽就完了,哈哈。】

趙辰聽到嬴政的問話,忍不住在心裡嘀咕起來。

這讓偷聽到心聲的嬴政,面露古怪的神色來。

好傢伙!

他還以為對方是正兒八經的建言獻策,沒曾想心裡竟是另一套說辭。

太不正經了!

“回稟陛下,臣以為匈奴人依仗的就是騎射,只要我們將對方的優勢學到手,並且更進一步,那麼將其趕盡殺絕,指日可待!”

趙辰可沒有忘記從這個時候來,匈奴人便是在史冊上留下自己的痕跡,且會在以後給太多的人帶來難以磨滅的苦難。

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大善人,只能說在其位,謀其職,做其事。

既然他已經站在了大秦的朝堂上,面對的還是匈奴這樣無惡不作的敵人,那麼就沒有留手的必要了。

恰好,大秦本身就有對付匈奴的想法,趙辰這一波也只能夠說是順水推舟,將這個事情提前了而已。

在趙辰看來,匈奴人之所以會這般強勢,就是擅長的騎射,在絕大多數都是步兵和車兵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留得住對方,又如何能夠取得太多的勝利呢?

因此,不求將匈奴人的騎射直接廢除的天才辦法,只求能夠讓大秦快速建立起一支能夠匹敵,乃至於超過匈奴人的鐵騎!

這樣,就能夠變相地廢掉匈奴人最大的依仗!

當初,趙國就是透過胡服騎射的改革,建立起來騎兵的雛形,以及變強以後北御匈奴,逐鹿中原。

從這方面來看,趙辰的這個辦法還是很有效的。

只是,有些人不太樂意了。

“笑話!我泱泱大秦,怎麼能夠去學一介流離失所,只知道燒殺搶掠的外族。百萬大軍連六國都橫掃覆滅,莫非還滅不掉只是趙國就能夠抵擋的匈奴?”

“就是!揮師北上,便是能夠不戰而威,令得匈奴人抱頭亂竄!”

有不少的大臣,在聽到了趙辰說的什麼學習匈奴人的騎射之時,整個人就跟火藥桶一樣,瞬間炸開了,紛紛發表其自己的意見來。

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不支援和不認同趙辰所言,覺得學習匈奴人就是丟人現眼!

“趙辰,看來還是有人不認為你的這個建議,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啊。要不,解釋一下?”

嬴政笑了笑,對於這些大臣的反應,倒是有所預料。

橫掃六國,統一九州,建立大秦,這些大臣心裡都有一種自信,堅定地認為普天之下,不可能有敵人能夠與秦軍抗衡。

雖然這種情況的出現很正常,但是從長遠來看,無疑是會影響到大秦的發展和穩定。

試問,這九州天下,哪一個自大的諸侯國,還存在著呢?

驕兵必敗,那諸侯國就不會了嗎?

管中窺豹,舉一反三。

便是足以讓嬴政察覺到這其中的隱患,即使是說他很希望大秦所向披靡,卻也有讓這些大臣長長教訓的想法。

當然,這想要讓群臣吸取教訓的代價,是讓將士死亡的話,那嬴政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要是趙辰沒有說謊的話,或者說稍微有一些誇大其詞,但又沒有離譜到極點,那麼嬴政更傾向於趙辰的這個提議。

趙國的強大實力,還是給嬴政留下來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