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誰對誰錯(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所周知,1860的青訓是很強的,哈斯勒就以球隊的青訓作為切入點。
“你可以看看我們上賽季的財務報表,我們的錢都投資到青訓上,1860的年輕人成材率是德甲最高的,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德國足球的未來。”
“拜仁用2000萬歐元買了荷蘭人馬凱,雖然可以幫助球隊進球,但那不是德國人,對德國國家隊沒什麼幫助,但我們的前鋒是德國人諾伊維爾,以前是勞特,1860表現的好,德國隊就會表現的好,可是拜仁?”
“託馬斯,可是足球的世界變了,現在不是90年代,球員的身價越來越高了。”
“我知道,但是足球的世界再變,年輕人是足球的未來,這一點總是不會變的吧。”
其實記者是不同意的,雖然在德國,指責拜仁的人很多,但是總的來說,拜仁的成功是大家都認可的,他們也是德甲一哥,這都是因為錢。
其實這個話題的永恆的,後來也是,也就是說,到底足球世界是足球本身比較重要,還是商業化更重要。
哈斯勒舉了個例子,“比如英超,他們的球隊使用的都是國外守門員,因為他們可以很容易買到需要的球員,這樣的後果就是希曼一把年紀了,可還得在國家隊打比賽,但我們德國,20幾歲的門將一大堆。”
“可是英超,曼聯一支球隊的年收入就是德甲10支球隊的總和。”
哈斯勒頓了頓,他知道,在金錢面前,有些東西會變得模糊,這是他也沒辦法的。
“好吧,我知道說再多也沒用,那我跟你打個賭吧,如果我的球隊戰勝拜仁慕尼黑,你給慕尼黑慈善組織捐款一萬歐元,如果我輸了,那我捐款十萬。”
“沒問題。”
哈斯勒知道,戰勝拜仁,那麼一切不言自明,如果輸了慕尼黑德比,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能閉嘴,因為足球世界的另一個原則是勝者為王。
拜仁主教練馬加特表示,這場比賽會是普通的一場比賽,慕尼黑德比並不重要。
“我不是看不起1860,但和米蘭,曼徹斯特,倫敦等大城市比起來,慕尼黑德比真的沒什麼。”
“上賽季的慕尼黑德比,我們輸了,不過這次不一樣,這次是在聯賽中,我們會戰勝對手的。”
記者提到了哈斯勒的賭局,馬加特樂了:“哈哈,這是好事啊,我也參加,如果拜仁戰勝1860,那我捐款10萬。”
這樣一來,慈善組織倒是最大的贏家了,除非兩隊打平,不過從博彩公司開出的賠率來看,拜仁的優勢並不明顯,這就是德比的魅力吧,在德比戰中,強弱並沒有那麼明顯。
在兩隊的口水戰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兩隊贊助商的商業大戰也開始了,雙方的贊助商都在利用這次機會進行宣傳,拜仁的贊助商是阿迪達斯,而1860的贊助商是彪馬公司。
於是兩家贊助商在慕尼黑也“戰”起來了,就像約好了一樣,在同一周發布新款的球鞋。
拜仁那邊代言的是巴拉克,而1860這邊,彪馬最終選擇了陳慕作為新款球鞋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