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小金。

它在聽到球球的話後,已然懶得與其爭論,竟是直接無視了後者。

轉而又把製作藥瓶的方法和流程,講述給司月聽。

製作藥瓶的方法,和製作雜貨鋪內的桌凳、貨架的辦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是取材自木料,而後製作模型,再經過不同的陣紋和符紋修飾,最終塑造成型。

當晚。

司月一直忙碌到第二日的天亮,才勉強制作出來一個,巴掌大小的成品藥瓶。

瓶子是暗金色的,質感似陶瓷。

瓶口窄小,一個木色的瓶塞堵在入口處。

緊挨著瓶口的瓶頸,約莫有一小節拇指肚的長短。

除開這兩處位置外,藥瓶下半部分的瓶身,通體渾圓,寬窄均勻,外形呈柱體。

正面豎著排列了五個黑色字:天工雜貨鋪。

背面同樣刻著這幾個字,只是字型變小了許多,四周被一個圓角矩形細邊框包圍。

待到上午時分,司月準備去後院房間裡休息之時,院中已然覆蓋上了一層,銀白的雪花。

一腳踩上去,積雪沒過腳踝。

為了避免雜貨鋪周圍的積雪過厚,她不得不遮蔽了這些雪花。

後院裡。

天空中的飄雪,陡然間消失。

天工小店的周圍,落雪紛飛,卻在距離小紅房,還有幾尺遠的時候,匆匆退讓。

在這之後的連續幾日裡,烏啼山之中,又陸陸續續地下了幾場雪。

這期間,司月始終都待在雜貨鋪裡,製作各種規格的藥瓶。

試驗外傷藥液的事,一拖再拖,但是,她始終都沒有考慮過,要在自己的手上,割道口子出來試藥。

……

十日後的清晨,天氣終於轉晴。

陽光突破重重阻礙,照耀到烏啼山裡一間,小巧玲瓏的紅磚房周邊。

司月一早起床,穿著自制的短袖短褲,在後院裡繞著圈,跑了足足一個時辰。

待到運動完,換衣之後,便是例常的吃早飯。

其後,她開始到雜貨鋪裡,擺弄貨架。

這些天以來。

司月又自制出了幾種,不同功效的藥膏和藥液,同樣是沒有實際試驗過的。

不過,鑑於小金一向很厲害,她也就把試藥的事,徹底拋到了腦後。

除此之外,她還把雜貨鋪的貨架,分成了不同的區塊兒。

每一個區塊,佔據一列貨架,每一列都互不干擾。

貨架最上方的牆面上,被貼上了一個個木製的圓形標籤,標籤上分別寫著“一區”、“二區”這樣的字眼。

樓上樓下,都做出了同樣的佈置。

這些區塊的劃分很明確,一眼望去,很快就能找到某個指定區域所在的位置。

這樣一來,她原先留下的那兩面黑板牆,也有了用武之地。

雜貨鋪一樓。

司月把幾個不同顏色的瓶子,分別擺放在了不同的區域。

這些瓶子裡,每一種不同顏色或形狀的瓶子裡面,都盛放了不同種類的藥膏和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