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兩敗俱傷,夏英偉左手一圈,右掌擊出,一股內力如潰堤而出。

經歷了冰火雙重煎熬,吳宗道的“七步擒虎”內力,已散失了一半。

夏英偉倏的用九龍掌,將吳宗道另一半的內力移除,使他不致被自傷,只是整個人向後仰跌,飛出三丈以外。

崆峒派掌門見狀,命大弟子楊偉帶,著本門五位護法接過崑崙派出場。

豈料,一經交手,迎送之間,崆峒派四個人已被威力強大的“無極神功”,抖得四面飛開。

楊偉不愧崆峒派大弟子,他屹自不退,舞著一對竹節鋼鞭,使出“飛龍”雙鞭法,竭力抵抗,防守反擊,手上的雙鞭,如矯龍盤旋,車輪飛轉,虎虎生風,沉猛之極。

夏英偉左躲右避,十回合過後,五位護法先後,如斷線風箏般被飛出,倒地昏迷。

楊偉大怒,雙鞭並舉,用盡全部功力,狠狠砸向夏英偉的頭部。

夏英偉疾的猱身中宮直進,四臂相觸,楊偉飛開丈餘,雙竹節剛鞭,更不知飛到哪裡?

楊偉臉一紅,使出崆峒派絕技,趁勢不起來,趴在地下,雙手彎與肩齊,兩腮鼓起,躍躍欲跳。

口中發出像老牛嘶鳴般的咕咕之聲,如一隻大青蛙作勢相撲,姿勢古怪之極,難看之極。

夏英偉聽兩位師傅說過“蛤蟆功”,如今總算有幸第一次見真的。

楊偉的姿勢,實在稀奇古怪至極,蘊勁蓄勢,隨時進攻。

這種奇形怪狀的進攻,該如何應對呢?俗話所說的,夏英偉像狗咬龜,無從下手。

夏英偉突然想起,師尊曾經說過,凡是著象的功法,必定片面,片面的工夫,必定有所拘囿,氣散神敗,力不督實。

情緒稍安定下來,將幾種高階內功運為一體,考慮破壞對方陣勢的間格。

夏英偉虛攻一下,楊偉立即將全身集中起的功力,化作猛烈無比的勁道,疾速向前猛撲。

恍若一隻大青蛙,夾著勁風,“呼”的一聲,直撲過來,其動作快如掣電。

夏英偉向後仰倒在地,楊偉撲了個空。

在楊偉掠過的一瞬間,夏英偉使出一招“玉兔雙蹬”,雙腿向對方的腹部蹬去。

正好,楊偉當即腹部中腳,頓感腹部一邊如烈焰燙灼,一邊似寒冰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