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隊的球員,奎羅斯是很無奈的,因為多面手太多了。

就好像黃柏文,他可以打後腰,但這一場比賽首發位置是中前衛,之後又被調整到了右路。

還有鄭志,在高寒的麾下踢得最多的是後腰,但這一場比賽也踢過中衛。

總而言之,中國隊的球員的位置在奎羅斯看來簡直可以用眼花繚亂來形容。

那這一次趙銘建換下梅芳,中國隊又會怎麼打?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

張林凡回到了中衛,趙銘建出任右邊後衛。

高寒的這一次換人意圖非常明顯,他擺明瞭就是告訴所有的人,他不甘心於平局,他要繼續進攻,而比賽重新開始之後,中國隊的陣型也從原來的四四二回到了四三三,不僅如此,兩名邊後衛的位置也更加靠前。

“高寒果然還是高寒,都到這個時候了,竟然還是不肯放棄。”奎羅斯贊道。

在歐洲足壇裡,高寒身上跟他的常勝不敗齊名的,就是他所帶出來的球隊往往都抱有必勝的決心,每一名球員為了比賽的勝利,都願意拼殺到最後一刻。

這一份特質不知道給高寒帶來過多少場勝利,也為他征服了無數的球迷。

當年在零比三落後的情況下,硬生生逆轉奪下歐冠,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是歐冠決賽歷史上不容錯過的經典對決。

對此,奎羅斯也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他很清楚,有高寒這樣的主教練坐鎮,剩下的二十分鐘根本不會輕松。

……

……

“老大說了,這一場比賽一定要拿下。”

“我們要在沈陽,用這一場比賽,告訴所有人,如今的國足早已不是昔日的國足,我們能客場幹掉韓國,就能在主場幹掉伊朗。”

“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

隨著隊長鄭志和副隊長馮曉挺轉達來了高寒的指令,再加上高寒用趙銘建換下了梅芳,場上所有球員都已經非常清楚地收到了主教練高寒所要傳達的訊號。

哪怕是拼到最後一分一秒,他都絕不輕言放棄。

而所有的球員不管是出於感同身受也好,或者是為了自己將來在國家隊的位置也罷,此時此刻都只有咬緊牙關,跟高寒一起血戰到底。

比賽重新開始之後,中國隊開始在中後場拿球。

在逼平了比分之後,伊朗的比賽策略傾向於保守,前場的壓迫力度減少,中國隊在後場的拿球空間變得更加寬裕,再加上高寒的態度很明確,死磕到底,所以球員也逐漸找到了中後場控球的感覺。

球隊的進攻更多仰賴於邊路,姜志鵬和趙銘建兩名邊後衛開始積極參與前場的進攻,鄭志則依舊還是拖在最後,更加靠近中衛,而前場的三叉戟的位置並不固定,黃柏文防守時在右路,但進攻時更多是跑向中路,把整條右路讓出來給後插上的趙銘建。

在替補上場之後,體能充沛的趙銘建在右路表現得十分活躍。

他上場後的第一次拿球,就在右路嘗試著往前突破,看似要下底傳中時,卻突然急停扣球,橫向內切,並將皮球送入了禁區。

但在禁區內,張宇寧第一下停球沒有處理好,導致接下來的起腳射門動作沒打好,皮球直接被對方的後衛擋了出去。

但在禁區外圍,中國隊再度控制住了皮球,再一次傳到了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