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好啦,偷到了一個進球,比賽局勢完全改觀。

這個時候如果再出去冒險,要是不小心被中國隊的反擊偷襲,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前面三十分鐘的比賽,韓國隊看似佔據了進攻優勢,可實際上有威脅的次數反而還不如中國隊,尤其是後者的反擊,一次次地威脅著禁區,只是球員把握機會差了一些,沒能抓住而已,可要是萬一被抓住了一次呢?

這個風險不能冒。

施蒂利克轉過頭去,看了一眼客隊教練席前的高寒,他依舊還是直挺挺地站在前面,雙手環抱胸前,右手捏著嘴唇,像是在思考著什麼事情,而球場上的中國隊依舊還是以穩守為主,沒有反撲。

他這是在蓄力等待下半場瘋狂反撲!

施蒂利克百分之一百地肯定,高寒不會善罷甘休的,他會在下半場全力進攻。

到時候韓國隊就先穩住陣腳,踢十五分鐘,到了六十分鐘左右,再看球場上的局勢而定,如果能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換一名防守中場上去,打防守反擊,讓對方壓出來打身後,估計還能再進一兩球。

局勢的預估變得無比清晰,施蒂利克腦海裡開始湧出了一種樂觀的情緒。

他知道,只要按照這條流程走下去,中國隊輸定了!

而他,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擊敗高寒的人。

……

……

高寒卓立在教練席前,雙眼直視著球場。

他能夠感受到來自球場,來自看臺,甚至來自電視前面觀眾球迷的情緒。

緊張、惶恐、憂慮、祈求……

太複雜了,很難去一一品味清楚。

因為球員的執行失誤,導致球隊意外地落後一球,這確實打亂了高寒和所有教練組的佈置,也把球隊逼上了一條死路。

說到底,中國隊的實力太差,沒有選擇權。

如果按照現在的局勢,中國和韓國隊的實力對調的話,那麼可選項會多得多。

現在怎麼辦?

所有關心中國足球的球迷,一定都在詢問這個問題,甚至連身後的教練組和替補席,球場上的球員也一樣在詢問這個問題。

現在的局勢是中國隊落後一球,韓國踢得更穩更有耐心,中國隊很快重新站穩了腳跟,防守又組織了起來,但根據高寒的指令,球隊沒有反撲。

丟球後的瘋狂反撲是導致再次丟球的重要因素,中國隊實力不如對手,無組織無效率的反撲,那就是自尋死路,高寒可沒這麼蠢。

可接下來要怎麼打?

施蒂利克作為德國籍主教練,說好聽一些,叫做崇尚攻守平衡,但說得直接一些,那就是用兵偏向於保守,別看世界盃預選賽八戰全勝,進二十七球零失球,戰績不可謂是不彪炳,可實際上呢?

韓國隊的小組賽對手比中國隊要好得多,黎巴嫩、科威特、緬甸和寮國,四個對手裡面國際足聯排名最高的就是科威特,一百三十多,跟菲律賓和中國香港接近。

但面對這樣的對手,韓國隊固然有過八比零狂勝寮國的戰績,但也有過一比零主場險勝黎巴嫩的尷尬,幾場小組賽的表現都偏向於保守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