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末班車(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他很快又告訴我,這些球員就算真到了四大聯賽,也是照樣踢不上比賽,我很奇怪地問他,為什麼?他跟我說,理念。”
“我們的球員在技術能力方面,並不比歐洲球員差多少,可造成彼此間懸殊差距的,來自於我們理念方面的落伍,再由理念延伸到了思維和種種的細節。”
“就好像剛才蒿俊敏給吳磊的那一腳傳球,非常犀利地撕開了防線,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那一腳傳球的背後,卻是一大堆的細節堆砌起來的,例如吳磊是右腳將,他的速度有多快,沖起來之後,給他的傳球要留出多大的提前量?”
“這看起來很容易,可實際上,我們在訓練和比賽中反複演練,教練組給出了許多參考資料,但失誤依舊還是很多,傳得好,就是剛才蒿俊敏的那一腳助攻,非常精妙,吳磊順勢起腳打門命中,可傳得不好,吳磊拿到球後不好處理,最後可能會演變成失誤,錯失良機。”
“還有過去兩場比賽裡許許多多的細節,我在這裡沒有辦法一一細數,但我想說的是,中國足球過去十幾年來,做得最正確的決定,就是聘請高寒出任國家隊的主教練。”
“我是國家隊的隊長,我想說,高寒給我們全隊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理念沖擊,我希望所有熱愛中國足球的球迷都能夠更加耐心,給他更好的空間,給他更多的時間,我相信,他會給我們帶來回報的。”
鄭志的這一番話,讓四周圍的媒體記者們都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聽得出來,鄭志對國家隊的十二強賽前景並不樂觀,不是因為高寒的執教能力不行,而是目前國家隊的水平就這樣,達不到那個層次。
在國家隊沖進十二強賽的這個好日子裡,說這樣的一番話並不合適,但鄭志說了,這代表著他的一份態度,他就怕等到十二強賽,球隊表現不理想後,全國媒體記者和球迷又失去了理智,把矛頭對準了高寒。
這樣的案例在過去不知道反複發生過多少次,國家隊的主教練換了一個又一個,這難道還不值得驚醒嗎?他是真心不希望中國隊錯失這樣的一位優秀的主教練。
假如本次沖擊世界盃失利,他也將從國家隊退役,高寒是否留任跟他將沒有半點關系,可此時此刻,作為國家隊的隊長,他還是把心裡頭的這一番話說了出來。
這就是他作為國家隊隊長的擔當。
……
……
同樣對國家隊十二強賽前景不感到樂觀的,還有高寒。
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高寒贊揚了球員在過去兩場比賽的出色表現,他認為球隊能夠順利晉級,每一個人都居功至偉,但他同時也勸誡所有人,中國隊是搭上了末班車才躋身十二強賽的,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當媒體記者將鄭志賽後採訪的一番話,概括地轉達給高寒時,高寒鄭重地表示,自己十分感謝鄭志的支援與肯定,同時表示鄭志是目前這支國家隊最為重要的一員。
“事實上,我覺得,不僅是我們國家隊,包括我們的聯賽,都還在努力學習如何踢球踢球的這個階段,例如無球跑動。”
“眾所周知,足球是一項由十一個人組成的團隊運動,一名球員在球場上,拿球的時間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在無球狀態,那麼,無球狀態下球員的跑動決定了這一支球隊的整體表現。”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一場比賽的第四個進球,漂亮吧?”
在場所有媒體記者都紛紛點頭,那個進球屬於團隊配合,進得非常漂亮。
“但你們想一想,真正促成進球出現的是什麼?”
不等媒體記者們回答,高寒已經主動揭曉了答案。
“是無球跑動,一名球員拿球,周圍的隊友迅速散開,這不僅僅能夠為隊友拉開防守,製造拿球空間,還能夠給隊友提供更多出球的接應點,試想,如果高林沒有回撤,如果張希喆傳完球後沒有跑過去接應高林,那這球還能發生嗎?”
“我們目前最大的短板就在於這裡,也是我們跟韓日,以及世界強隊之間最懸殊的差距。”
高寒的這一番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有些恍然大悟。
事實上,如果是熟悉國內聯賽的人都很容易發現,國內的球員確實不懂得怎麼跑。
二月份,國家隊在廣州集訓的時候,以高仁和楊鑫為首的中國城球員,之所以能夠在室內足球場上,給國腳們帶來如此強烈的震撼,不僅僅在於他們精湛的傳接球技術,而在於他們出類拔萃的無球跑動。
反觀國腳們,球到了腳下,周圍隊友不知道怎麼跑,球傳出去後,自己不知道怎麼跑,整個無球跑動體系簡直可以說是混亂不堪。
而國家隊一直以來也都沒有給予國腳們灌輸過這一類的理念和系統的訓練,反倒是高寒上任後的集訓,練習得最多的就是讓球員跑位,為此還在訓練場上劃分了區域,手把手地教。
但也是到了這一刻,從高寒的嘴裡,媒體記者們才清醒地意識到,中國足球的落後是全方位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需要的是堅定不移的改革和長時間的積累。
“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們在苦苦等待了十幾年後,終於重新殺回了十二強賽,但這並不是我們所想要的最終結果,我們還走在路上,我們不應該為此感到滿足。”
高寒滿是坦誠地看著所有的媒體記者,“晉級十二強才是我們真正的開始,我們真正的考驗在於如何打好半年後的十二強賽,因為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作為球隊的主教練,我任務就是竭盡全力地提升球隊的實力,盡我所能地帶領球隊打好十二強賽,而我也衷心地希望,所有人都能夠繼續像過去兩場比賽這樣支援我,為我們創造更加良好,更加寬松的環境。”
高寒知道,今晚的這一番話勢必會在國內引起巨大的反響。
但這就是他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