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年的那支紅魔後防線有斯塔姆和加裡·內維爾坐鎮,中場是基恩、貝克漢姆、斯科爾斯和吉格斯這一組黃金中場,鋒線上是黑風雙煞,整體實力要比現在高一截,陣容配置也更為合理。

可現在的曼聯,依舊那麼悍勇,依舊充滿血性,可實力卻還是不夠。

別的不說,就說他們的中場,絕對踢不出當年黃金四中場時候那種攻守兼備,又嫻熟無比的一腳傳遞和快速轉移。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錯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

……

弗格森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回了客隊教練席,坐下去之後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他感覺好像渾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似的。

轉過頭去,看了一眼替補席上的貝爾巴托夫,保加利亞前鋒依舊還是很淡定地看著比賽,彷彿並不為自己沒能出場而感到失落,甚至是惱火,這讓弗格森輕輕一嘆。

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球隊內訌,但他更加清楚,自己錯了。

貝爾巴托夫既沒有坎通納和安迪·科爾的霸氣,也沒有謝林漢姆的強烈自信,就好像他現在看起來有些逆來順受,可如果換做是他的幾位前輩,這時候肯定是要發飆的。

為什麼不讓我上?

或許,他們的心裡會不停地這麼問。

但貝爾巴托夫會嗎?

出色的身體平衡,拿球時的冷靜,細膩的腳下技術,這些都是貝爾巴托夫最讓弗格森感到滿意的地方,但他也有自己的缺點。

弗格森一度覺得,自己能夠讓他改變,讓他練習如何讓球運轉得更快一些,而事實上,他在訓練中也確實做到了,可到了比賽,他又總是恢複原狀。

一個跟球隊節奏完全不在同一頻率上的中鋒,這對曼聯毫無作用。

這就是弗格森不讓他首發,也不安排他替補上場的原因。

如果說,賽前,弗格森還一度想著要重現九九年時的榮光的話,那麼現在,他就不得不遺憾地承認,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

如今的曼聯已經不是九九年的曼聯,拜仁慕尼黑也不是九九年的拜仁慕尼黑。

當年的吉格斯和斯科爾斯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光芒萬丈?

可如今,他們都已然是垂垂老矣,瀕臨退役的老將。

我輸了!

但卻不是輸給高寒,輸給拜仁慕尼黑,而是輸給我自己。

弗格森心裡頭不無遺憾地對著自己承認。

如果去年夏季引進的不是貝爾巴托夫,而是本澤馬,那這一場比賽的形勢或許會徹底改觀。

最起碼,他開局肯定上三叉戟,破門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