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歇期的集訓時間很寶貴,可謂是爭分奪秒。

在抵達馬爾貝拉的第二天,高寒除了在訓練中繼續雕琢球隊的防守外,在分組對抗賽上,直接就把球員湊出了兩套陣容,分別是以四三三和三四三來對陣。

其中,高寒最感興趣的三四三陣型,他排出了一套半主力陣容。

門將諾伊爾,三後衛左邊是巴德施圖貝爾,胡梅爾斯居中,右路是傑羅姆·博阿滕。

中場平行站位,從左到右分別是馬塞洛、施魏因斯泰格、莫德裡奇和拉姆。

前場三叉戟是裡貝裡、克洛澤和羅本。

但在用這一套陣容打了半場之後,高寒又換了另外一套打法。

後防線不變,中場採取小菱形站位,兩名邊前衛內收,變成了施魏因斯泰格拖後,託尼·克羅斯和莫德裡奇組成雙前衛,託馬斯·穆勒突前。

而前鋒線上,克洛澤變成了阿奎羅。

所有的球員都猜到主教練的意圖,這是在除錯球隊的陣型打法。

而最後得出來的結果,也沒讓高寒感到意外。

“採用中場平行站位,我們的中路會相對比較薄弱,但我們的邊路進攻會很強。”

球場上的內部對抗賽還在繼續,高寒和教練組蹲在場邊,看著比賽,研究著收獲。

中場平行站位打法的好處就是,兩條邊路都有三名球員,不僅確保邊路擁有人數優勢,再加上球員的實力優勢,拜仁慕尼黑在兩條邊路的攻防會相當犀利。

左路是裡貝裡、馬塞洛和巴德施圖貝爾,右路是羅本、拉姆和傑羅姆·博阿滕。

前中後三條線,球員距離保持得很緊湊,聯系很頻密,再加上個人實力優勢,完全可以預見,這兩條邊路面對德甲聯賽的其他球隊,那將會是碾壓級。

但缺陷也比較明顯,那就是中路相對比較薄弱。

如果換做是中場小菱形站位,中場控制力更加出色,託尼·克羅斯和莫德裡奇都是那種拿球能力很強的球員,再加上一個施魏因斯泰格,能夠確保拜仁慕尼黑的中場控制力。

託馬斯·穆勒打前腰,但活動範圍很大,拉扯和跑位都會是防守一方頭疼的物件,只要他跟阿奎羅、裡貝裡和羅本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拜仁慕尼黑的前場進攻會相當有威脅。

甚至可以說,攻擊火力會非常大。

但軟肋也同樣明顯,前場兩名邊鋒重攻輕守,左右兩名中衛雖然可以拉邊,但防守壓力很大,尤其是跟前場的距離過長,這導致球隊的邊路很容易被對方給利用。

“那能不能在中場採用大菱形站位?”塞爾吉奧·加西亞關心問道。

高寒都還沒回答,圖赫爾就搖頭道:“不行,這樣中場就變得很薄弱,中路和邊路都很難佔據優勢,而且加劇了球員的跑動範圍,這肯定不是好事。”

這個回答讓圖赫爾贏得了高寒的贊賞。

“說得沒錯,三四三陣型本身就很強調跑動,按照我的初步估計,球員的整體跑動距離要比四三三更多,甚至我認為,以我們目前的球員身體條件來看,這一套打法恐怕很難持久。”

消耗過大的戰術陣型是肯定沒辦法長期使用的,哪怕是像高寒善於輪換,可他也沒辦法保證球隊的體能儲備能夠應付如此高強度的消耗。

所以,暫時來說,這一套戰術打法註定了只能是替補方案。

例如,某一名重要球員缺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