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禎看著徐平道:“你又添了兩位佳兒,煞是令人羨慕,起名了沒有?”
徐平微微躬身:“回陛下,還沒有,要等試歲之後才起,家裡只叫大哥、二哥。”
趙禎“哦”了一聲,道:“到了那時,卻要我也去觀禮。”
試歲即是後世所稱的“抓周”,徐平這種大戶人家,對此即為重視。過了那一天,這孩子才算真地成了,也該起乳名了。沒有辦法,這年月孩子養大不容易。
說了幾句閑話,趙禎實在忍不住,向徐平伸著脖子,小聲問道:“你我同年,娶妻我還要早過你兩年。可到如今,我只得一個女兒,還早早夭亡,你卻已經兩子兩女,讓人看了好生羨慕。實話對我說,這養子,有沒有什麼秘訣?”
說完,眼巴巴地看著徐平,眼神中滿是期待。
徐平猶豫了一下,看了看一邊的林素娘幾人。因為剛過滿月,落了胎發,兩個小家夥的頭頂光溜溜的。林素娘生怕他們著涼,不時拿手遮著。
看著趙禎,徐平也小聲答道:“陛下,秘訣沒有,心得倒是有一些,只是不方便說。”
趙禎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身子向前一探,抓住徐平的袖子,口中道:“今日我們自家親戚講話,有什麼不方便說的!來,來,這邊我們自己說話,不讓別人聽了去!”
說完,扯著徐平挪到一邊,背轉身子,壓著聲音說道:“此不但是我的家事,也是天下大事,你若是有什麼秘訣,千萬要說給我聽!等到我有兒子,你有兒子,長大之後也是通家之好,豈不美哉!”
徐平偷偷看了那邊的女人,還是有些猶豫:“陛下,此事說出來,與祖制不合——”
“祖制以有後為先,還能有什麼重得過這一點!”
見趙禎有些急,徐平道:“陛下,臣問一句,想壯懿太後不想?”
提起自己這位親生母親,趙禎便心生苦楚,眼角含淚,向徐平點了點頭,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李宸妃去世的時候,趙禎已經成年,卻一直沒有相認,是他平生憾事。
徐平也是有些傷感,對趙禎道:“陛下,常言道子女是父精母血,不得父母照撫,便如雛鳥在巢而父母俱亡,幾人得存活?孩子要平安長大,最關鍵的是不能離了父母身邊,特別是不能離了母親身邊。生下來喝到的第一口奶水,要來自生母,這稱為母初乳,對孩子存活至關重要。唯有喝到這一口母乳,才得了生母血氣,活下來就容易了。”
趙禎點了點頭,一時沉默,若有所思。
現在兩人討論的是一個重大的問題,俱都是心無旁騖。說起來這一點,便涉及到了人倫和禮法的矛盾。按照禮法,父親所有的孩子都是正妻的孩子,早晚問安,也都是向父親和嫡母問安,所以是不能跟生母生活在一起的。
民間的規矩,是孩子過了哺乳期,才送到嫡母身邊,由嫡母教導長大。此時的孩子還不記事,很多一直到長大成人,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生母。此點雖合禮法,但不符合人倫,到宋朝開始慢慢改變。不管是禮法還是律法,給庶生母的地位越來越重。歷史上著名的例子,便是神宗時李定生母去世,他偷偷隱瞞而不解官持服,由此受到對立的反對變法派的集中攻擊。李定為自己分辨的理由,便就是並不知道去世的是自己生母,而不是生母的父親的妾可以不持服。這當然有變法派和保守派黨爭的因素,但也說明瞭當時庶子實際上跟生母的關系相當疏離,都是由嫡母養大的。按律法,兒子不管是不是嫡母生的,都是要解官服滿喪期,而不是正妻的生母只需持服三個月。
皇宮裡就要更加嚴厲,孩子一出生,便就被抱離母親身邊,由嫡母教導,而且有專門的乳母。趙禎此時的後宮苗氏,便就是他乳母的女兒。
按照前世的記憶,徐平記得母初乳可以大幅提高新生兒的免疫能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這個年代的防疫衛生條件這麼差,這一點就更加突顯出來了。皇宮裡的孩子為什麼難養活?最重要的一點,只怕就是少在這一口奶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