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將要離去(第2/2頁)
章節報錯
孟州不同於其他地方,李迪在這裡當著知州,公使庫裡面的錢是朝廷給他們這些大臣的福利,再怎麼困難,不能短少了。這一大項不能動,州裡的諸般使用便就捉襟見肘,說起錢來李參就覺得頭大。
本來如果是正常,官府實在周轉不開了還可以向地方大戶借貸,也由不得他們同意不同意,把地方官惹惱了借了不還的事情也是有的。偏偏河陰縣這個鬼地方,就蔣大有一家上戶,再加一個有錢的童七郎,都押在了牢裡,想籌措都沒地方籌措去。
孫標小聲道:“通判,如果實在沒處周轉,不如先扣了蔣大有和童七郎兩家的財物,只管先用,賬目記好。反正他們一家要追逃稅,一家要繳沒賭資,家裡的財産有不少已經算是官府裡的了,先用一用又有何妨?”
李參站起身來,想了一會道:“不行,如果只是我們做事也就算了,現在徐待制就住在這院子裡,誰知道他會怎麼想?雖然這些日子徐待制好說話,但到底是朝中大臣,一旦對我們做的心裡有想法,那——”
說到這裡,李參搖了搖頭:“再想辦法吧。這兩天你安心先了解一下河陰縣的事情,等到程司理來了多在案子上費點心。縣裡的善後,我來想辦法。”
到了傍晚,徐平帶著魯芳等人回到三皇廟,在銀杏樹下淨了手面,劉小乙端了茶上來,對徐平道:“郡侯,白天家裡有人捎信過來,說是過兩日李國舅要到旁邊的原武縣去。那裡離我們這裡近,有了時間過去看看。”
徐平奇道:“突然之間去原武縣幹嗎?那裡比河陰縣這裡還要偏僻。”
“聽說是前些日子李國舅被任了群牧副使,去那裡的原武監,監看孳生良馬的事情。小的也說不清楚,家裡只是捎信這樣講。”
“哦,明白了,還是為了那個事情。”
原武監的範圍已經快到河陰縣城了,離得很近,徐平自然知道。李用和前些日子被任命為群牧副使,他已經從邸報上知道,如今到原武監,自然還是為了對馬人工授精的事精。之所以選擇原武監,一是這是離京城最近的孳生監,再一個只怕也與徐平現在河陰縣有關。李用和對事情只怕也是心裡沒底,需要經常來問一問徐平。
坐在樹下的交椅上,徐平喝了口茶,問劉小乙:“還有其他事情沒有?”
“汝州趙知州有信來,我已經放在郡侯房裡了,其他就沒事了。”
趙諴在汝州任知州也有些日子了,一直與徐平有書信往來。到河陰縣的時候,徐平也給他去了一封信,談了自己的近況,過了這些日子有了回信。
稟報過了,劉小乙去忙自己的,徐平一個人坐在交椅上養神。
過了不大一會,聽見腳步聲響,徐平睜開眼,見李參走了過來。
李參向徐平拱手行禮:“下官見過待制,這一日辛苦。”
“不必多禮。查探河道也沒什麼辛苦,只是多跑些路罷了。要不了十天,我的查探範圍就過了廣武山,到氾水縣境內了。在河陰,我也住不了多少日子了。”
“過了廣武山,就再無險阻,下官恭喜待制大功可望!”
徐平笑道:“承你吉言。這些日子我住在這裡,也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走了還給你們清靜,你們也可以安心做事了。”
“待制這是說哪裡話,您在這裡對下官多有教導,我受惠良多!”
徐平笑了笑,不再說這些客氣話。他自己也是在地方做過官的人,知道平時說話作主便了,突然有個人壓在頭上是各種不自在,自然是盼著走得越快越好。
這是人之常情,徐平還不至於矯情。而且說實話,他在河陰縣,也確實給這個地方找了不少麻煩,造成的改變可以說是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