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甩鍋(第2/2頁)
章節報錯
韓億跟張士遜一樣,中進士之前是個窮光蛋,跟李若谷一起到京城考進士,兩人的財産加起來只有一張鋪的席子,一張蓋的氈,割開一人一半,晚上勉強過夜。白天出去拜訪親友,去韓億認識的人那裡,李若谷扮成僕人,去李若谷認識的人那裡,則就反過來。
中了進士之後,王旦賞識韓億,不顧家人的反對,把因為擇偶標準太嚴一直沒出嫁的長女嫁給他。韓億是喪偶再娶,前妻已經有了一個兒子,所以韓綜雖然不是韓億長子,卻是王旦的第一個外孫,身份不比一般人。
官場裡面都是親戚連親戚,有的時候沒什麼用,有的時候卻非常有用。
見呂夷簡離去,徐平看看此時會宴的群臣秩序已經亂了,便準備回自己位子上去。
正在這個時候,最前列主位上的八大王趙元儼看見徐平,高聲喊道:“永寧侯,你近前來,我有話對你說!”
趙元儼此時地位尊貴,恩寵無以複加,就連贊拜不名、劍覆上殿這兩個前朝權臣最標準的配備都帶在身上。不過他只有禮儀名眷,不參與政事罷了。
這種場合眾目睽睽,徐平本不願生事,如今被點了名字卻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上前。到了位子前,深施一禮:“下官徐平見過荊王。”
趙元儼道:“聽說你家裡藏得有好酒,外面人等閑不賣給他們,是也不是?”
徐平道:“都是外人亂嚼舌頭,我家裡多年都開酒坊,好酒是有一些的。不過那也就是陳得年數長一些罷了,與店裡賣的酒並沒有多少區別。”
趙元儼瞪起眼睛道:“你這話說得真真假假,可是不那麼實誠。我小孩兒常去你家裡作客,每次回來都說請他的酒甘醇無比,年節的時候帶回家裡幾瓶來,果然味道非比尋常。我把那幾瓶喝光了,著人出去買,卻再也買不到那麼醇厚的。問起來才知道,原來你家裡藏得有好酒不拿出賣,專門自己享用的。”
徐平能說什麼?開酒坊的,要是沒點非賣品,格調就上不去。所謂外面買不到的好酒,無非是這麼多年一點一點存下來陳著的,再加上最近勾兌技術越發成熟,口感和香氣越來越出眾罷了。不過這種事不能明著承認,不然都來自己家裡要酒怎麼辦?
趙元儼早已人老成精,哪裡會不知道這種道理?不過酒他還是要喝,對徐平道:“不管你家裡藏了什麼好酒,就是年前我孩兒帶回家去的那種,明天賣我幾十瓶!”
徐平道:“既然大王喜愛,明天我便回家查點,如果存的數量夠,著人送到府上就是了。不過這酒是多年陳下來,數量著實不多。”
“你家父子又不愛喝酒,存著有什麼用?招待客人哪裡用得著那等好酒!你只管拿來給我喝,我府上又少不了你家的價錢!”
徐平只能含含糊糊地應承。
在前世,徐平聽多了以這位八大王為原型的八賢王的故事,但真接觸起來,就發現真實的八大王遠沒有八賢王那麼可愛。
趙元儼名望地位自然是沒得說,就連在契丹都能止小兒夜哭。但與戲文裡的八賢王動不動就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不同,趙元儼基本不操心政事,也正是因為不操心政事才有現在的名望地位。如果真地像戲文裡的八賢王那樣什麼都管,他現在估計已經被擼了王爵,發配到哪個邊遠小州編管了。
宋朝對皇帝的位子可是看得極緊,越是跟君主親近,越是不能管事,一不小心犯了這個忌諱,可能會把小命都搭進去。
趙元儼為人很精明,最明顯的就是劉太後當政的時候,他知道太後不是皇上的親生母親,裝瘋賣傻不上殿,故意疏遠關系。劉太後一故去,趙元儼立即入宮告訴皇上趙禎,他的親生母親是誰,死的不明不白,差點導致劉家讓趙禎一鍋端了。
兒子趙允初跟徐平的父親徐正走得近,趙元儼不但不阻止,還特意促進這種關系。一是利用這個機會與李用和家走近,再一個也是看好徐平的前程。
今天把徐平叫過來說話自然也是存了這種小心思,顯示兩家關系不一般。當然,他也真是想喝徐家藏著不賣的酒。作為親王,他的才華不能用在國事上,吃喝玩樂便就是惟一的選擇了,有好酒喝不到哪裡能夠忍受,皇宮裡的好酒還得由著他喝呢。
荊王府上每年的花費驚人,巨額的俸祿和公使錢都不敷開支,還年年向朝廷府庫借貸,借了還不還,都是攢幾年數額大了讓皇上直接免了。為了荊王府的借貸,三司不知跟趙元儼扯了多少皮,最終還是皇上從內庫掏錢代他還了。
這樣的八大王,徐平也只能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