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殿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聖五年三月十八日,詔旨三月二十在崇政殿舉行殿試,省試正奏名進士必須按時參加,過時不候。
到了三月二十這一天,不等天亮秀秀就把徐平叫了起來,小聲說道:“官人,今天是個大日子,萬萬不可耽誤了。快些起來,我伺候你洗臉。”
徐平迷迷糊糊爬起來,洗漱罷了才清醒,想起今天是殿試的日子。
看外面黑漆漆一片,徐平對秀秀道:“動靜小些,別攪了爹孃休息。”
秀秀笑道:“官人說哪裡話?員外夫人早在外面等著了,全家都早早就起來了,就是怕打攪你休息才沒有動靜。”
原來家裡人比自己都緊張,徐平只好默不作聲。
出了自己小院,到了正廳,徐正和張三娘早早就坐在那裡等著。徐正特意穿上了自己那京官綠袍,在廳裡正襟危坐。張三娘也特意收拾過了,整個人都顯得精神抖擻。
見到徐平,張三娘急忙問道:“大郎,昨夜睡得可好?”
徐平點頭:“一覺就睡到天亮,現在正是精神的時候。”
豆兒把早飯端上來,張三娘一個勁勸徐平多吃點:“大郎,今天不同於一般日子,皇上面前考試,一天都沒吃的,千萬多吃一點,莫要餓了肚子。”
徐正咳嗽一聲,沉聲道:“婦道人家,沒點見識!吃多了容易犯困,還怎麼答題?只管吃個半飽,等出去的時候多帶幾個包子,等到餓了充饑!”
張三娘不服:“你是上了年紀,才會吃了犯困!大郎才多大?哪會有這些毛病!就是帶著飯食,冷冰冰地怎麼吃?”
徐正不屑地道:“皇上賜的有熱茶,我早已向親家問過了,怎麼不明白?你少說兩句,大郎只管聽我安排!”
徐平只是諾諾連聲,隨便兩個老人折騰。
吃罷了早飯,劉小乙牽過馬來,伺候徐平上馬。
張三娘上來,一把拉住馬上的徐平,還沒說話眼淚就流了下來,口中道:“大郎,你這次科考一切順利,今天也要爭氣些,掙個進士出身回來,為我們家裡光耀門楣。我和你阿爹就你一個孩兒,什麼都指望你,千萬爭氣!就是到了皇上面前,萬事也不要慌張!”
徐平在馬上連連稱好。
又鬧了好大一會,張三娘才被徐正逼著回過房裡。徐正穿著綠袍,重重拍了拍馬上徐平的身子,說了一句:“行百裡者半九十,不可馬虎了!”
徐平對殿試本來也緊張,結果沒想到父母比自己緊張多了,這麼一折騰他自己反而平靜下心神,變得從容起來。
到了東華門外,黑壓壓的一大片全是來參加殿試的舉子和隨從的僕人。人聲鼎沸,穿插著賣各種吃食的小販,晚開成了一個熱鬧的市場。
劉小乙牽著馬,找個人少的空闊地方停下。
徐平下了馬,左右看看,就看到不遠處包拯和文彥博兩個站在一起,低聲說著什麼。
自從省試放榜,榜上有名的人就成了京城八卦的中心,很多小道訊息傳了出來。徐平也明白那天包拯為什麼要急匆匆地回旅店。主考官劉筠前些年曾經任廬州知州,很賞識包拯,算是有師生之誼,包拯要避嫌疑。這個時候省試還是有公卷的,跟主考官扯上關系,可是了不得的事,包拯必須低調。
文彥博的父親跟包拯的父親一起在京城做官的時候私交不錯,兩個人算是世交,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站不多久,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帶著兩個僕人來到徐平身邊,口中道:“雲行來得好早!用過早飯沒有?”
徐平回個禮道:“家中已經用過了。”
來人正是程浚,這些日子兩個人走得近,算是新榜進士裡徐平惟一能說上話的。其實兩人性格相差很遠,程浚家裡有錢,好吃好喝好色,每天大多都是流連於青樓妓館,徐平就沉悶得多。但沒有辦法,幾百個新科進士裡本就沒有幾個出身商家的子弟,官宦人家出身的難免看不上他們,也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兩人只好勉強湊到一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很自然的事。徐平也想跟韓琦文彥博這些人交往一下,奈何這時候人家看不上他,他也懶得去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