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最熱鬧的地方,人山人海根本就看不見邊,就連大相國寺都淹沒在人海裡。

徐平騎在馬上,不斷地看著橋側的人,努力尋找自己熟悉的身影。當年剛剛來到開封城裡,他還曾經和秀秀一起在這裡特意等著看皇上出巡的排場,甚至不惜守上整整一夜。

徐平的家人早就被請走觀禮,典禮結束之後他們一樣要接受封贈。

秀秀站在人群裡,扶著弟弟虎子的肩頭,看著徐平帶著邕州將士緩緩行過州橋。那些都是她曾經熟悉的人,如今卻像隔了一個世界。點點滴滴的往事湧上心頭,秀秀的嘴角露出了笑意,眼裡卻閃著淚珠。

她不知道事後還能不能見這些人一面,這些曾經喜歡她也有討厭她的人。

徐平早就託人帶了秀秀來,但在人群裡,徐平卻怎麼也找不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橋兩頭擠在最前面的是國子監的生員,他們佔了地利,早早就把住了最有利的位置。

看著馬上的徐平一身朱衣,萬人簇擁,而不過是與自己差不多的年紀,不少人都覺得熱血沸騰。轉過年來他們也要中進士,也要去立這種功業。

過了州橋,這段禦街就不是普通人可以行走的了,惟有兩邊廊道還是擠得水洩不通。

徐平下馬,拿著手笏看了看前面空蕩蕩的街道,抬步向前走去。

先導禁軍已經分立兩側,徐平到宣德門城樓間一個人也沒有,惟有雪花飛揚。

宣德門前的橫街上,上至宰相,下到不匣務的小官,全部都在這裡,黑鴉鴉的人群一片寂靜,惟有震天的鼓聲響個不停。

徐平就這樣穿過雪花,帶著身後的邕州兵將,一直走到宣德門下。

城門樓下立著守衛的殿前司諸班直和幾個內侍,等到徐平走近,一個內侍上前,高聲不知宣了一道什麼聖旨,徐平完全聽不清。

好在太常禮院已經把每個步驟教給徐平,徐平只管領旨。

對著城樓上的皇帝行過軍禮,徐平朗聲念著奏章。

“……臣提虎狼,伐不臣之國,執靜海軍靜度使、南平王李佛瑪以下……”

這奏章早就經過了太常禮院和中書的申核,徐平只是高聲背誦。

周圍站滿了人,卻靜悄悄的,就連一直響個不停的鼓樂聲都停了。這是屬于徐平的時間,屬於邕州參戰將士的時間。

奏章不長,但徐平對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停下之後只覺得腦子嗡嗡直響。他本來以為自己會很鎮定的,卻沒想到還是被這巨大的陣仗所影響。

徐平話聲剛落,城樓下的群臣一起山呼“萬歲”,而後連站立的衛士,廊道上甚至州橋另一側的觀禮百姓也一起呼“萬歲”,聲音直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