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天的陽光給人格外溫暖的感覺,看一眼都讓人覺得分外舒服。原野應該已經變成了金黃色,野兔在田間跳躍,尋找著一切可以儲存的食物拖回洞裡,準備挨過寒冷的冬天。
徐平看起來正襟危坐,一絲不茍,實際上早已魂遊天外。
“以銅三分,鐵六分,餘一分參酌使新鑄錢與原銅錢等重。以此秘法,原鑄一錢所需之銅,可以鑄三錢。如此一來,國用不乏!”
許申滔滔不絕,手裡舉著那黑漆漆的一塊膽銅片,滿面紅光,越說越是興奮。
說完目光炯炯地看著程琳:“省主,某此議如何?”
程琳看著許申手裡的膽銅看,沉默了一會道:“你這秘法果然可行?”
“當然可行!省主且看,我手裡這物事,便是銅鐵雜成!”
許申說著,把手裡的黑塊在椅子裡磨,裡面便現出銅色,再磨,又現在鐵色。
程琳也不知道許申手裡到底是什麼東西,說的到底有幾分可行性,一時沉吟不定。用鐵代銅,歷朝歷代主管財計的官員無不夢寐以求,到了五代時候,後蜀和閩越等地終於把這相法付諸行動,在轄地廣鑄鐵錢。然而鐵比銅不知便宜了多少,想讓鐵錢跟銅錢一樣值錢,天下人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最終鐵錢是鐵錢價,銅錢還是銅錢價,反而鐵錢又重價值又低,比銅錢更加不便,最終催生了益州交子的誕生。
見許申看著自己兩眼放光,滿目期盼,程琳也不好駁了他的興頭,對任佈道:“副使以為這可行否?不妨說來參詳。”
任布剛開始也被許申說得頭暈,沒想到他今天是有備而來,竟然還有這妖法。聽到程琳問自己,任布冷聲道:“用鐵鑄錢自然就是鐵錢,如何能夠當成銅錢用?卑職以為不可行!許判官提這方法,與鑄當十大錢有何區別?一樣是虛錢!”
任布雖然是與許申鬥氣,說法未經仔細思考,徐平聽得還是暗暗點頭。這話才是說到了點子上,銅鐵雜鑄,終究還是與當十大錢一個道理,都是虛錢。
自第五琦鑄大錢,中國的官員便有了虛錢的概念,即不管錢本來的價值如何,由朝廷強行規定一個價值尺度,這個價值尺度就是所謂虛錢,以與真正銅錢代表的實錢價值相區別。用徐平前世的話來說,就是發行的貨幣由一般等價物的貨幣變成了信用貨幣,後來的交子會子等紙幣都是這一概念的延伸。信用貨幣實際是後世貨幣發展的方向,概念提出得相當超前,要命的是唐朝官府既沒有為這貨幣提供信用,更沒有保證信用不迅速貶值的方法,使虛錢成了一個笑談,後世的反面典型。
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充當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功能。徐平默默揹著前世學來的這些基本概念,想著用怎樣一種方式與別人交談。
自石全彬找了徐平,說是許申有可能提出銅錢雜鑄,徐平就認真考慮了這個問題。
時代的侷限,這個年代的人還是搞不清楚貨幣在商業活動中的本質,才會去迷信什麼秘法。一旦搞清楚了,問題也就變簡單了,如果是實物貨幣,那就老老實實地不要搞這些邪道,想方設法保證貨幣的價值穩定。如果要變成信用貨幣,那就老老實實地想辦法提供信用支援,這種邪道依然沒用。
人的活動是複雜的,變化無常。其實就是在徐平前世誰又敢說把貨幣搞清楚了呢?每當人們認為自己搞清楚了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東西讓人目瞪口呆。
不過跨越一千年的時間,徐平對貨幣的理解在這個時代是足夠用了。
任布和許申爭吵起來,各自引經據典,互不相讓。程琳心裡也拿不準,只好看著兩人爭吵不休。惟有徐平心中有底,閉目養神。
好大一會,任布和許申兩人吵得口幹舌燥,終於停了下來。
一邊監議的郭勸心裡暗暗叫苦,這連篇累牘的廢話,是寫在文狀上呢,還是直接刪掉?還是最後請程琳定奪?實在是讓人頭痛。
程琳看著一邊喘氣一邊恨恨地望著對方的任布和許申兩人,又看看一直一言不發的徐平,沉聲道:“徐史館,你覺得銅鐵雜鑄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