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前奏(第2/2頁)
章節報錯
韋昭吉忙道:“小的是什麼樣人!上官面前哪裡有我的座位!”
徐平擺擺手:“不用客氣,讓你坐就坐!”
譚虎取了交椅過來,韋昭吉道過了得罪,才在上面虛坐了,帶來的老僕則站在他身後。
“不知韋知州有什麼要在身呢?方不方便講?”
韋昭吉聽了急忙又站了起來道:“不敢瞞上官,近日有甲峒的使者到了我們州裡,家父只好與其周旋,不然必定親自來遷隆。”
見徐平點頭,韋知吉從懷裡掏了一封書信出來,遞給徐平:“這是家父的親筆書信,命小的送來。”
徐平接過信抽出來看了,摺好放在一邊。信裡無非說是自己心向朝廷,但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過來參拜徐平,深感歉意雲雲。
蘇茂州與其他土州不同,雖然也向大宋稱臣,但從來沒受過宋廷管轄,能來封信表示意思已經算是不錯了。那裡位於大山深處,北界北侖河,東靠大海,西邊是祿州,南邊是交趾,道路不通,人煙罕至,本就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這種地方打不值得,就算願內附也只能羈縻,治理成本太高。
不過也不要以為韋家就是心慕王化,說白了還是投機。大宋在那裡封了蘇茂州知州,給的有官印,但也僅是如此。僅有一方官印下面的蠻酋就能服了韋家?顯然沒這麼簡單的事。交趾就把那裡分成兩州,甚至其屬下地方還有好多小土官,所謂的蘇茂州知州其實只能管境內一小片地方。
正是如此,地理條件限制韋家不得不向交趾和甲峒低頭,但也絕不想丟了宋朝這條大腿,兩邊都靠著看風向。蘇茂州境內跟韋家不對付的多了去了,三天兩頭在邊境鬧事,宋朝也煩得不行,要借重韋家約束。
在蘇茂州就是朝廷和韋家互相借重,所以徐平對韋昭吉也另眼相看。
閑談幾句,韋昭吉說還有要事,明天不便與眾土官相見。
徐平只是笑笑,由著他去了。無非是怕在眾人面前露了相,交趾那邊不好交待。這種算是大宋翹交趾牆角的地方,不能跟真正的下屬土州一樣。
韋昭吉臨行前,讓跟隨的老奴掏了五十兩黃金出來,算是自己這次前來的禮物。畢竟徐平明確說了土官要帶糧草過來,總要意思一下。
告別徐平,韋昭吉長出了一口氣。被召見之前,他一直提心吊膽,徐平剛破上思州,怎麼看待蘇茂州實在說不準,還好結果皆大歡喜。
踏出大門,剛好與走來的兩人打了個照面,韋昭吉心裡咯噔一下。
來人是門州小衙內黃觀壽,兩人以前見過面,彼此都認識。這種時候碰面,實在是尷尬之極。
兩人對視一眼,最終都是勉強笑了笑,一句話不說,分頭行路。
在徐平住處門外碰上,誰都知道對方是來幹什麼的,還有什麼好說?
剛送走韋昭吉,又來一個門州小衙內,徐平不禁啞然失笑。看起來這些人都存著一個心思,就是不知道陸續還有什麼人來。
門州的情形與蘇茂州差不多,但地理位置可就重要得多了,是由大宋進入交趾的陸上通道的第一道門戶。
徐平並不知這個地方在後世的名字為同登,他那個世界中越兩國曾在這裡發生過一次比較重要的戰役。但徐平手裡有地圖,清楚地知道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憑祥峒、門州、諒州連成一線,一路下去就敲開了交趾的北大門,大宋如果在這幾個地方站住了腳跟,就握住了對交趾的主動權,想攻就攻,想守就守,再不用對交趾有任何顧慮。現在的現實是,透過永平寨大宋控制著憑祥峒,交趾透過甲峒控制諒州,門州恰位於中間。
門州也派了人來,徐平大喜過望。
這一帶山川縱橫,交通不便,在以前或許意義並不重大,但現在徐平可以把路修到那裡,這就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