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其心可誅(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到如和縣,前些天邸報下來,朝裡又有人提議刪並邕州屬縣。要把樂昌縣併入武緣縣,如和縣併入昌化縣,問我們州裡意見呢。”
徐平道:“現在白糖剛剛入庫,還沒有發賣,我們把一百萬斤的白糖報上去,作為邕州的羨餘,難不成還有人會提廢如和縣?”
曹克明笑道:“那當然不會有人再敢提。這些日子我也在想,怎麼報這一百萬斤白糖才穩妥,羨餘這兩個字,朝裡現在可不怎麼喜歡。”
除了固定的稅賦之外,州縣財政多收可以上繳朝廷,一般稱為羨餘,收入超過稅賦的意思。這也算是官員考績的一項,但不是正例,受不受獎勵要看朝廷主政人的態度。對上繳羨餘多的官員重賞,就難免有鼓勵地方官盤剝百姓的嫌疑,被很多官員抵制。現在當政的劉太後恰恰就不喜歡這個名目,曾有地方官以羨餘為名多貢錢糧以圖恩賞,就被劉太後諷刺,朝裡宰相王曾等人哪個是靠羨餘多當的宰相,意思是老實做好本份工作就夠了。
徐平道:“不需要顧慮這個,我們只要賬目做得明明白白,讓朝廷一看就知道這錢是從哪裡來的,難不成還有人說閑話?再說我們還留了幾十萬斤糖在州裡,作為進一步擴大規模的本錢,我還怕三司不同意呢。”
“這事通判拿主意吧,糖的事情漕使和運判都清楚,應該無意外。”
事情談完,曹克明意興闌珊,已經沒有了與徐平爭的興致,幹脆事情就讓徐平做主,他就當提前養老算了。
曹克明的態度讓徐平也很意外,沒想到現在變得這麼好說話,反倒有些不好意起來。
看看天色已晚,曹克明起身道:“通判難得回邕州城,不如晚上我們去遇仙樓吃個筵席,痛痛快快喝上兩杯。”
“也好,許久沒跟知州喝酒了。不過還有一件事我們要商量一下。”
“什麼事?好事還是壞事?”
曹克明重又坐回椅子,問徐平。
徐平笑道:“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是關於如和縣令段方的官職。來邕州之前他已經在昭州做過一任司理參軍,按規矩該升京官了,不過他自己用這機會換了到如和任縣令,便揭過不算。現在白糖到底是在如和縣種出來的,段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的資歷也夠了,我想是不是我們聯名保他升京官?”
曹克明點頭笑道:“也是應該。忠州到了這個地步,他先前的那點小事也就不是事了,昭州也已經呆過了,升京官說得過去。不過我們兩人保舉人數不夠,這樣吧,我與宜州馮齊賢熟識,算他一個,其他人就要通判想辦法了。”
馮伸己字齊賢,轉戰各地撫綏洞蠻多次與曹克明並肩作戰,多少年結下的情誼,這種小事當然會幫忙。
徐平卻有些為難,他到邕州的時間短,在嶺南還沒有什麼人脈,想了半天才道:“我去試試與桂州田知州說一說,嶺南官員我也只與這位相熟了。其他的人只要說動王漕使和張運判一人就可以,想來不難。”
選人升京官需要五人保舉,其中必須有監司一人,王惟正和張存兩人最少要說動一個參加,再加上田紹忠,加上徐平自己,算是湊夠五人。如果不能說動田紹忠,徐平在想要不要動用自己的同年關系,天聖五年的進士有幾個人在荊湖南路為官,勉強算是攀上關系。
這種事情動用政治資源,人家幫了你就要承情,求到自己的時候不能不幫,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保舉制加上各科進士同年,再與各種說不清楚的婚姻親戚關系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張巨大的網,在這張網上盤得越深,越能消災避難,青雲直上。真正的寒門出身想要在這張網中掙紮出頭,要麼娶個好妻子攀個好岳父,要麼攀附朝中大員,想憑自己本事,那就要搏個進士出身,還必須是高第,真正的天子門生才能避開這張網的種種掣肘。
徐平出身平凡,岳父林文思還不如他自己面子大,什麼都靠不上,官網中浮萍一般無依無靠。好在他一等進士,年資到了自然晉升,不需要其他官員保舉,算是皇帝親自保了他們這些高第進士的仕途。但要想提攜別人,就要拿他這個僅有的一等進士政治資本去換,用一次就欠一次人情。
自到了如和縣,段方任勞任怨幫著徐平做事,從沒提過一點條件。結果這次本以為圓了他的夙願,能夠讓他與朝思暮想的蠻女情人團圓,忠州卻又從手邊滑了過去。徐平總覺得過意不去,只能用這種辦法,來稍微補償段方。
此時廣西地方偏遠,水土惡劣,極少有官員願意到這裡為官,整個廣南西路京朝官主政的縣屈指可數。如果段方從段縣令變成段知縣,最少出去與同僚見面的時候臉上有光,再沒人敢小瞧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