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太尉名為李端懿,字元伯。父親李遵勖,進士及第後娶宋太宗生前最愛的女兒萬壽長公主。萬壽這種封號就如小孩的乳名一般,嫁人之後就正式封國為隨國長公主,此後多次改封,當然是越封越大。
這一家歷代公卿,雖然以長公主而貴,但家裡本來就有底蘊,父子又都是有才華的,與文人士大夫多有交遊。長公主嫁人之後又因為其仁孝,受到先帝另眼相看,文人士大夫的交口稱頌。有一件事情就能看出這位長公主的與眾不同。歷朝公主出嫁,夫家的長輩要降排行,即公公婆婆也不能做公主的長輩,只能平輩相待。這個規矩就是從這位萬壽長公主改過來的,她以新婦的身份事舅姑,被皇帝看成自家有家教覺得有面子,其他人的稱贊與敬重自不必說。
無論名聲還是資歷,不要說只是劉美家女婿的馬家,就是太後的前夫劉美家也不能這一家相比。
李端懿此時恰好任職群牧副使,便不知被哪個大人物做了一把刀,要收拾最近驕橫到沒邊的馬家。
因為馬監畢竟已經撤了,群牧司只是佔了中牟縣的地方牧馬,李端懿便要求中牟縣派人協助。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誰願意摻和這種事情?中牟知縣便找了個藉口,把剛調來不久的郭諮派了出來。
郭諮一是新來沒多久,只能被派差,再一個心裡也不以為然,像知縣這樣前怕狼後怕虎,在仕途上也走不遠了,便接了這個任務。
與徐平又隨便說了幾句閑話,郭諮便帶人告辭而去。在李端懿下來到中牟之前,他先要摸清情況,不要到時鬧笑話。
看著郭諮離去,徐平轉頭與桑懌對視一眼,兩人只是苦笑。
原以為這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誰知突然又起這波瀾。
回到試驗收割機的地方,孫七郎道:“官人,剛才有莊客來說,李提轄已經到了莊前,讓你快回去呢。”
徐平也沒心情再試了,便帶著眾人一起回到莊裡。
李用和與兒子李璋正在客廳裡用茶,幾個隨身兵士則散站在院子裡。見到徐平回來,李璋一下跳起來道:“哥哥,這一別幾個月,你怎麼不到東京城裡來看我們!”
徐平連附近的中牟縣城都沒去過,更不要說汴梁城了。他本就是個不愛湊熱鬧的人,更不要說對這個世界總是帶了一種過客心態,只是安心在自己莊裡種地,用自己的所學給這個世界帶來新的耕作方式。
見李璋瞪著眼看著自己,徐平搖頭道:“這莊子新起,百廢待興,我一天到晚忙也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到處亂跑。”
李璋不信:“這可不是你從前樣子!在東京城裡的時候,一天不去勾欄瓦舍你便渾身不舒服,哪裡耐得住這寂寞!”
李用和罵道:“你這不成器的,一天到晚只知道玩!你徐家哥哥已經長大了,以為還跟從前一樣嗎?”
徐平上來給李用和見禮,道:“剛才在地裡,碰到一個官人,說是本縣的主簿郭諮。他說與世叔要在附近處理些事情,這次怕是要住得久點?”
李用和神色一黯:“不錯。這次是真有事情做,不會再跟上次一樣了。”
徐平見李用和不想提起自己的事,便轉過話題:“那我讓徐昌給你們安排住處。他在莊外起了新家,原先住的小院空出來了。”
提起徐昌,李璋又插嘴道:“好個徐昌,偷偷摸摸就成了家室,也不請我們吃酒!好歹也是從小玩到大的!”
徐平聽了也笑:“什麼從小玩到大?還不是你纏著他?帶著你這個小屁孩,他煩也煩死!”
徐昌在一邊道:“大郎這話說得,是我喜歡帶他。”
說了幾句,徐昌告辭去安排,高大全和孫七郎去收拾農具。
見沒了外人,李用和把徐平叫到面前,上下打量一番道:“大郎你是真長大了,待人接物都有條理。這幾個月林秀才到過京城幾次,提起你也是交口稱贊,說再不是從前的浮浪樣子。就連讀書也大有起色,不但讀得進去,還能做出不錯的詩來。秀才也念給我聽,耐何我肚裡沒半分才學,只是覺得好,說不出個什麼來。閑來無事,與那些飽讀詩書的文班同僚說起,他們也贊你詩做得好,好好讀幾年書,不定也能高中進士。徐家哥哥兩口兒辛勞半世,想來是老來得福,這一身富貴,就要著落在你身上了。”
徐平只是苦笑,他只是一時興起抄了一首詩而已,真正說起詩書才華,最少這個時候半分也無。沒想到幾家人都望他成龍,只露出一點苗頭,便給了這些人無限希望。這個誤會委實有點大。
李璋坐在一邊,歪著頭看著徐平,神色裡是怎麼也不信的樣子。這個哥哥是與他一起長大的,什麼德性他最清楚,真的也能成才?
看看天色,徐平問道:“世叔,你們從京城來,路上用過早飯沒有?如果沒用過,我讓人去準備。”
李璋搶著道:“路上過中牟縣,我們就用過了。我本來要到你莊上吃的,誰知那幾個兵士不爭氣,只是說肚子饑餓。”
說了會閑話,徐昌安排了之後回來。
李璋道:“都管,你陪著我阿爹說會話,我和哥哥去林秀才家裡。這次過來,我給林家娘子帶得有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