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長命縷(第2/2頁)
章節報錯
林文思道:“不急。明天端午,你要跟父母在一起,不好亂跑。”
林素娘在一邊插嘴:“蘇兒也跟我說了,大郎答應去做。這小丫頭,不知跟我說了多少次,今天得準信,高興得不得了。”
徐平知道是秀秀把話壓下了,只好閉嘴,不敢再接話。
兩個小丫頭把火燒旺了,秀秀過來問道:“官人,那幾只好鼈好嚇人,你要怎麼吃?”
那東西可不是兩個小女孩收拾得來的,徐平只好說:“先放筐裡吧,它們能活,也不差一日兩日,有時間了再說。”
見魚做得差不多了,徐平對林文思說:“老師先在這裡坐,我去溫酒。”
林素娘道:“菖蒲酒溫了幹什麼?”
徐平笑笑:“菖蒲酒明天再喝,今天喝另一樣,試試我的手藝。”
林文思的眉頭又皺了起來。他當然知道徐平最近忙著釀白酒,還讓蘇兒和秀秀一起幫著制酒麴。原來的小曲適合釀糯米,制白酒並不適用,尤其是徐平要用甜高粱,便要別選曲種。而且徐平也不滿意只賣劣質白酒,便讓秀秀和蘇兒一起選曲種制大麴。這個時代又沒有實驗室培養,只好慢慢選。
那白酒林文思也嘗過一回,又沖又辣,並不適合他這個文人的口味,只能滿足愛酒如命的糙漢子。以為徐平要把白酒當寶獻出來,心裡便不高興。
徐平起身,到一邊讓秀秀選上好的姜切成絲,家裡有現成的枸杞,還有紅糖一起加到酒裡,放到煤球爐上溫。酒是酒樓裡自己釀,徐平要喝,當然選的都是最好的。
林文思見徐平並沒有拿白酒出來蒙他,才沒有說什麼。
過不了多久,酒菜齊備,便就在院子裡的大樹底下,擺了上來。秀秀和蘇兒兩個小丫頭當然不能上桌,只在一邊添酒伺候。
倒上了酒,徐平舉杯:“敬老師和娘子。”
林文思喝了酒,品味了一會,對徐平道:“這酒煮來別有一番滋味,並不難喝。你加那些是個什麼意思?”
徐平道:“枸杞和紅糖都補,姜也暖胃。我們吃魚,性寒,用這些煮酒都是暖胃強身的意思。”
林文思點頭,這話說得也有道理。卻不想這麼喝黃酒是後世總結出來的方法,理由則是徐平隨口亂說的。
徐平又指著清蒸魚道:“老師嘗嘗,這是按你家鄉口味做的。”
林文思挑好地方夾了一塊,慢慢品嘗,對徐平點頭:“好,鮮味十足,果然有些江南的味道。我落魄京師十幾年,都快忘了家鄉的滋味了。”
轉身對林素娘道:“素娘多吃一點,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味。”
林素娘夾了魚,一小口一小口地細嚼慢嚥。
這頓酒菜,純粹是奉承是林文思,徐平也費了不少心思。效果也還理想,林文思吃得高興,端著的架子慢慢放了下來,對徐平說話親切了許多。
直到彎月高懸,幾人酒足飯飽。
林文思喝過了茶,見徐平沒有上個送客湯的覺悟,好在心中高興,不再苛求,對徐平道:“天色不早,我們先回去。你明天見到爹孃,代我問候一聲,過兩天回京城的時候,我再去看他們。”
徐平見林文思神采飛揚,心中鬆了一口氣,急忙答應了。
把林文思一家送出門口,林素娘落在後面,對徐平招手:“大郎過來,我有話跟你說。”
徐平一怔,莫不是蘇兒說的什麼長命縷要送給自己了。
兩人站在門前柳樹下的陰影裡,等著其他人走遠。
林文思裝作沒看見,只有蘇兒這個小丫頭偷偷徐平吐了吐舌頭。
林素娘看著徐平,掏出一條五彩細繩,對徐平道:“我閑來無事,編了一條長命縷,給郎君帶上。”
徐平傻乎乎地伸出手去,林素娘給他纏在手腕上。
纏完了,林素娘見徐平傻傻的樣子,“噗嗤”笑出聲來。
徐平回過神,一抬頭,只見一輪娥眉彎月正斜掛在頭頂,不由脫口而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林素娘眼巴巴地等了好一會,等他吟出個詩啊詞的,卻再有沒有,只有這麼一句。終於嘆了口氣:“大郎,我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但是這些日子來,我卻越來越認不出你了,也不知是福是禍。若說才華,你偶爾開口,也有好句,只是天生不愛讀書,實在讓人無耐。人生在世上,不是為自己而活,一大半的心思,都還要著落在別人身上。哎,只盼你慢慢長大,改了吧。”
直到林素娘離去,徐平還在那裡苦惱。他也是想吟首詞送給林素孃的,怎耐腦子裡只有這一句,其它的都接不上來,一下憋在那裡。
直到人影都看不見了,徐平才嘆口氣。只有手腕上一條五彩絲線,纏住了剛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