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端午(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時的水經過一上午日曬,並不太涼。八個大漢在水裡一字排開,兩頭是高大全和孫七郎拉網,中間幾人幫著,從東到西拉去。
拉了有十幾步遠,中間的幾個莊客便叫了起來:“報小官人,這水裡的大魚真多!”
又走了二三十步,高大全忽然叫了起來,對孫七郎道:“七哥,且停一下,我腳下有東西!”
一個莊客從旁邊過去幫高大全把住網,高大全彎下腰紮了個猛子進到水裡去,眨眼間從水裡又冒了出來,口中啐一聲:“晦氣,原來是個老鼈!”
把手舉起來,託著一隻五六斤重的老鼈,就要扔遠。
徐平在岸上看見,騰地蹦了起來,口中喊道:“高大全,你要幹什麼!”
高大全嚇了一跳,茫然地看著徐平。
徐平吸一口氣,高聲道:“把那老鼈送上岸來,不要扔了!”
高大全不知徐平是個什麼意思,見他說得認真,只好一手託著老鼈,慢慢走上岸,問徐平:“官人要這個幹什麼?”
徐平平複下心情,慢慢道:“你把這個老鼈拴在這裡,我回去熬個湯補補身子。這種好物,怎麼能隨便扔了!”
高大全笑道:“這種東西,誰去吃它!官人真是說笑。”
也不敢違背徐平的意思,找幾棵草編個草繩,把那隻老鼈拴在獲樹上,又下到了水裡,繼續去拉網。
此時天高雲淡,高大的柳樹把陽光遮住了,不時有一陣陣的涼風吹來。
徐平只覺得心胸舒暢,低頭看那隻老憋折騰一會,便停下來,瞪著一雙綠豆般的小眼,與自己瞪眼。
這麼大的老鼈,還是野生的,徐平前世連想也不敢想。這個時代,隨便到水裡踩踩,竟然就撈了一隻上來,徐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田莊還真是個寶地,雖然荒涼,但也藏著不少寶物。
這時附近的人們連魚都不怎麼吃,更何況是鼈蟹這種東西,水裡面不知有多少,平時的人連看也懶得看它們一眼。卻是便宜了徐平,前世吃不起,這一世敞開肚皮,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這一網拉下去,直用了快一個時辰。徐平身邊的柳樹上,已經拴了七隻老鼈,最小的也有兩斤多重。看得徐平竟然發愁,什麼時候才能吃完。
正在拉網的時候,林文思一家帶著秀秀從路上緩緩走了過來。
看見他們,徐平吃了一驚。自己這個老丈人,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嗎?還從來沒見他下過田地呢。
慌慌張張迎上去,徐平見禮:“見過老師!”
林文思淡淡地道:“我離鄉多年,聽說你們在這裡捕魚,便帶素娘過來看看,就當看看家鄉的景緻吧。”
徐平急忙把林文思讓到柳樹下,又叫了一個莊客回莊裡拿幾把交椅過來,給老師一家坐。他自己不講究,林文思可是個讀書人。
林文思看他忙,也不吭聲,等忙完了,才一起過去看眾人起網。
眾莊客在岸邊巴巴等著,見徐平幾人過來,一起向林文思見過了禮,才道:“官人,這池塘多少年沒人來捕撈,大魚著實不少。”
此時網裡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魚擠在一起。
林文思道:“只揀兩尺以上的,其它依然放回水裡。君子之道,不可竭澤而漁。朝廷每年幾個月禁漁禁獵,便就是存了這份仁人之心。”
徐平在一邊乖乖點頭。此時宋朝因春夏是生物生長繁殖的時候,禁漁禁獵禁樵採,這是從周朝就傳下來的傳統,自然也有生態保護的積極意義。林文思這話就是點徐平,他這個時候帶著莊客來捕魚,是不對的。
反正只是捕幾條魚自己吃,又不拿出去賣,誰會來管。徐平雖是點頭,心中卻也不以為然,長江以南只怕是天天有魚,也不見有人說什麼。
水裡的莊客聽了吩咐,只挑兩尺以上的大魚出來。
林文思又道:“去折幾條柳枝,把魚穿了依然放在水中。柳枝有生氣,魚便不容易死去。吃魚只要吃活的,死的不中吃。”
徐平聽自己老丈人說得一套一套的,不由多看了他兩眼。什麼柳枝有生氣,從來沒聽過,只聽說適合用來做棺材板。不過可不敢違抗,乖乖讓手下的莊客照做。
林文思雖是說得玄乎,但用柳枝穿魚是對的。柳枝浸在水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活的,能提供氧氣,魚便沒那麼容易死去。
等莊客揀得差不多了,徐平眼尖,喊道:“裡面的鯽魚桂花魚尺把左右的也挑出來,這魚本就長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