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2頁)
章節報錯
“阿彌陀佛,這個貧僧倒可以幫上忙,那青城派的掌門逸風子跟我交情匪淺,我可以幫盟主引薦。”元若方丈在一旁說道。
“元若方丈,你一生未離浙江,怎麼會和千里之外的逸風子有交情呢?”朱銘惠在一旁好奇的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龍隱山和龍騰山有著深厚的淵源,那青城派也是一個傳承了千年的大派,所以他們門派中也有對白娘娘的記載,更有對龍隱山和龍騰山的描述,故而每年的重陽,逸風子掌門都會來我靈隱寺住上一段時日,跟貧僧探討這白娘娘之謎,數十年從未間斷。這期間他曾多次邀請貧僧去青城派居住,都被貧僧婉言拒絕了。”元若方丈道。
“大師的意思是想和我一同前往青城派?”王磐問道。
“阿彌陀佛,這五百年才能得見的機緣,貧僧也想親眼看看。”元若方丈帶著些許的期盼道。
“如此甚好,那就讓大師跟我同行,咱們去拜會青城派。”王磐爽快的道。
“只是老衲這次突然造訪青城派,該用個什麼說辭呢?”元若方丈為難的道。
“據實所言便是,這寶藏本就不屬於某一個人的,自然是有緣者得之,況且青城派距離龍隱山那麼近,天降異像,肯定是第一時間便會知道的。”王磐道。
“阿彌陀佛,盟主胸襟闊達,老衲佩服。”元若方丈衷心稱讚道。
王磐微笑著點點頭,召集一眾人聚集在一處,商量著安排了好了各自的行程,三位掌門帶著朱佑天和金茂道率先離開了靈隱寺,剩下王磐夫妻和司馬紫陽李崑崙四人,等待元若方丈收拾了一番,五人踏上了去往青城派的道路。
從浙江西湖到四川的青城山,足足有了數千裡之遙,五人穿安徽,過湖北,日以繼夜馬不停蹄,整整走了五天時間,才到了四川境內。這四川乃是蜀地,景色秀麗,人傑地靈,更是被稱為天府之國。只是五人均是第一次來到四川,對於四川方言更是陌生無比,不禁有種寸步難行的感覺。
此刻也幸虧了元若方丈,他跟逸風子數十年的交情,對這四川的方言還能聽個大概,再加上他又是出家人的打扮,所以每逢問路,都有人會耐心的指給他聽,就這樣,五人走在四川境內又耽誤了三天,磕磕絆絆,最後終於來到了青城山的腳下。
這青城山乃是華夏十大洞天之一,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繞,狀若城廓,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古人多有留詩讚譽,特別是宋朝大詩人陸游,就不止一次遊覽仙山,更是青城山寫下了數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譬如他所寫的《思蜀》:白帝城邊八陣磧,青城山下丈人祠。英雄不生僊又去,零落草間多折碑。《感舊四首末章蓋思有以自廣》:青城山裡屏風疊,太華峰頭腰帶鞓。跨鶴橫空吾欲去,九秋月露看青冥。等等,都明確的提到了青城山,足以證明這青城山在華夏的位置。
五人站在山腳之下,仰頭向上觀看,只間那山峰青翠,直入雲霄,讓人望而生畏,五人仔細的尋了一番,卻是沒找到上山的路徑。
“大師,這青城山下卻是沒有路徑,該如何上山呢?”司馬紫陽疑惑的問道。
“貧僧記得逸風子掌門曾給我說過,這青城山下有一護山陣法,好像是叫什麼六甲迷魂陣,如果我們能破了此陣,便可以看到青城山的山門了。”元若方丈思索著道。
“六甲迷魂陣?”王磐低聲嘀咕了一聲道,不禁有些頭大,任憑他此刻武功再高,可是除了認識一些跟五行有關的陣法之外,對於其他陣法卻是一竅不通。
“大師,你可對陣法有所研究嗎?”王磐頭疼了片刻,只得把希望放在了元若方丈身上,看著他問道。
“阿彌陀佛,說來慚愧,老衲除了佛學典籍,對其他的一竅不通。”元若方丈愧疚的道。
“少爺,也許我可以是試試。”眼看著王磐一籌莫展,李崑崙在一旁說道。
“李叔,你認識些六甲迷魂陣嗎?”王磐有些激動,看著李崑崙問道。
“這六甲迷魂陣我雖然不認識,可是我見過不少陣法,只要能找到陣眼所在,便能破陣。”李崑崙自信滿滿的道。
“既然如此,那李叔就試一下罷,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發現不妥,立馬撤出陣來。”王磐叮囑他道。
“是,少爺!。”李崑崙應了一聲道,縱身一躍,朝著山峰飄然而去。
喜歡九涅盤請大家收藏:()九涅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