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皇宮以後,孫逸便是回到了客棧,再度閉關,感悟道的意義。

期間,他也不斷嘗試與金猴溝通,需要從金猴身上尋找到他的大道。

但是,很可惜,接連數日過去,金猴始終沉寂,沒有半點動靜,孫逸很失望。

轉眼間,七天時間,悄然消逝,孫逸始終一無所獲。

無法尋找到自身的大道意義,孫逸都是陷入了茫然之中。

在這樣毫無思緒的情況之下,孫逸都是想要重走前世舊路,再證前世的道。

但想到犬王的話,他又陷入了猶豫。

學人者生,像人者死!

前世的路,敗得一塌糊塗,若是再證那條道,今生又是否會重蹈覆轍呢?

儘管前世的他,跟今生的自己,都是同樣的靈魂,同根同源。

但是,那終歸是兩個世界的自己,兩個不同的自己。

再證那條道,依舊只是模仿,是仿效,不是世間唯一。

唯有證得世間唯一,方可成就無敵。

犬王的告誡,始終讓他顧慮重重。

“若我以功德護體,證人皇果位,是否可行?”孫逸這樣詢問過犬王,想要尋求犬王的建議。

但是,犬王的回答,讓他憂心忡忡。

“自人皇禹功德圓滿,成就無敵,人皇之路,確實也成為了世間無敵大道之一。但是,世間已經存在了人皇禹,便不可能再存在第二個。如你這樣的想法的人,古往今來,並不在少數。但時代更迭,無數帝王,紛紛效仿,最終卻都是功敗垂成。”

功德證道,乃是無上之道。

但前面已經有了人皇禹,後面的人,即便成功,也只能夠屈居人皇禹之下,而無法做到世間真正無敵。

無法趕超人皇禹,乃至和人皇禹平起平坐,孫逸便永遠無法改變自身宿命。

掌控著他的,威脅著他的人物,都是與人皇禹一個層次的存在。

屈居人皇禹之下的孫逸,又如何改變得了自身的宿命呢?

這樣的道路,顯然不再適合孫逸。

“當然,學人者生,像人者死。重走人皇之路,或者其他前人之路肯定不行。但是,學習祂們的優點,卻並無不可。不過,你既然與祂有緣,本王還是覺得,你可以參考一下祂的證道之路。”犬王補充了一句。

祂?

犬王所指的祂,無疑乃是金猴。

孫逸陷入思索,繼續溝通金猴,想要從中獲得啟發。

轉眼間,又是三日時間過去。

可惜,金猴始終沉寂,不曾有絲毫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