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景山的思維邏輯實在太嚴謹了,全程所述嚴絲合縫,沒有半點破綻遺漏。

想要辯駁,根本都無從開口,壓根兒找不到駁斥的謬點。

其所述‘事實’,將一切罪責都推到了孫逸身上,將自己和鄒子俊摘得一乾二淨。

並且,在這個過程‘事實’內,說得他們父子二人公正嚴明,兩袖清風,儼然是天下君子榜樣,是仁義化身。

他們所述的過程‘事實’,且還有理有據,即便滿場三軍目睹,都是找不到辯駁的地方。

鄒子俊憤慨率眾,緝拿孫逸,這是事實。

但周海等人有感孫逸恩德,聚眾圍堵攔截,同樣是事實吧?

孫逸捧舉周天為喝令三軍,同樣不假吧?

鄒景山現身,要一併羈押鄒子俊和孫逸的事實,同樣不虛吧?

周海等人向周天為懇切做主,也是不爭的事實吧?

周天為出面,喝令三軍,為孫逸說話,此事也假不了吧?

鄒景山強勢帶走周天為,以便避嫌,聽起來便沒錯了吧?

孫逸暴起反抗,公然襲擊鄒景山,這是三軍共睹的吧?

周海等人聚眾而起,拔刀相向,欲要襲擊鄒景山,同樣沒法否認吧?

鄒景山拔劍而起,欲要殺了周海等人,以正軍法,聽起來也就沒什麼不對了吧?

關勝現身,喝止鄒景山,阻撓鄒景山動手,這是事實了吧?

所有的一切事實,三軍皆是共睹,沒有半點虛假。

無論是哪一件,鄒景山所述的事情,都可以找到人證。

三軍十餘萬人,親眼所見,誰能否認?

左帥若是不細察,只需找人詢問兩句,一切矛盾,就將全部指向孫逸。

甚至,沒有任何錯漏,不會有絲毫偏差。

可以想象,這是什麼樣的謬論?

將假的,說成真的,還讓人無從辯駁。

哪怕孫逸兩世為人,前世縱橫天下,見慣風浪,如今遭遇這一幕,都是忍不住悚然大驚。

鄒景山的心思之縝密,讓人害怕。

若非孫逸是當事人,只怕都要被鄒景山的言辭說服,對其深信不疑。

周海等人直接傻眼,膛目結舌,滿臉的惶然。

他們分明佔據大義,為何到最後,居然徹底淪為了敗兵?還落得如此罵名?

一切矛盾,怎麼全落在他們身上了啊?

這……這他媽怎麼說出來的?

眾將士錯愕,難以置信,竟都是啞口無言,無處駁斥。

左忠仁挑眉,下意識看向周天為,卻見周天為一臉悲憤,竟都是苦楚難言。

左帥樊明宏都是目光閃爍,下意識將質詢的目光,看向了孫逸。

那眼神深處,有幾分深沉。

孫逸感觀敏銳,豈會察覺不到樊明宏對他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