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司徒家族的異狀(第1/2頁)
章節報錯
比起相對貧瘠的西域和塞北來說,嶺南雖然不如大乾鍾靈毓秀,但也算得上風調雨順之地。
至少糧食產量還是有保證的,吳浩還很少聽說過越國有什麼地方因為饑荒餓死過人。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越國的百姓一定生活的很好。
越國朝廷的各項雜稅,加上地方官府的攤派,還有糧商的壓價,使得依靠著土地討生活的民眾不過掙扎在溫飽線上而已。
徒有自由身,過得還不如大戶人家的奴僕。
這就使得一些農夫在種地之餘還會想一些其他的財路補貼家用。比如農忙的時候照顧地裡的活計,農閒的時候去大戶人家做一些幫閒的事情之類。
當然並非只有這一種形式,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為了生活,他們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
對於靠著司徒家族龐大金礦的山民來說,他們的方式就是農閒的時候化身礦工,去給司徒家族打工。
這些前來吳浩府上招搖撞騙的傢伙,就是原本屬於司徒家族領地中的山民。
被吳浩給ko的這兩個傢伙,好像還算是礦工中的小頭目,所以看上去還稍微有點見識。
當然對於一輩子沒有離開司徒家族所在的金沙郡的山民來說,就算是再有見識也是有限的,所以他們才鬧出這種到吳府上鬧事的笑話來。
說起來,這些人還曾經是吳浩的工友,只是大家不在一處礦洞,所以並沒有見過面罷了。
只是這些人和吳浩不同,吳浩是挖礦是另有所圖,人家是指著這事業吃飯的。
但凡還有一點出路,誰也不願意背景離鄉出來討生活,他們南下來到秋風城這邊,完全是沒有辦法。
就在一個月前,司徒家族的金礦那邊突然出現了一些異變。
具體發生了什麼,這兩個鄉民也不太清楚。
有人說發生了礦難,也有人說發現了大富礦,還有人說挖出了邪祟。各種各樣的傳言莫衷一是,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死了不少人。
當時這兩個鄉民因為家中有事情並沒有下礦,所以能夠逃過逃過一劫。
不過因為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離著司徒家族的金礦不遠,所以他們能夠看到一些異象。
當夜紅光漫天,徹夜不息……
第二天,司徒家族就把金礦嚴密的封鎖了起來,嚴禁非司徒家族內部的人再進入。
他們這些從司徒家族討生活的鄉民,自然也失去了活計。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至於讓他們離開家鄉。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凡事臨近司徒家族金礦附近的土地就好像中了邪似得,地裡的莊稼還沒到收穫的季節就枯萎而死了,幾乎是顆粒無收。
接連失去了賺錢的生計還有維持溫飽的最重要保證,這些鄉民們再也沒有辦法,本著樹挪死人挪活的思想,開始南下淘金。
他們雖然對於修煉界的勢力知之甚少,但是也聽得過往的商旅提起過,在金沙郡往南千里之外有一個叫做秋風城的大城,那是一個比之金沙郡還要富裕之地。
於是他們幾經輾轉,不遠千里來到了秋風城。
最後跑到吳浩這裡送了人頭兒。
吳浩對於底層勞動人民還是有著樸素的認同感的,如果不是對方非要惹到他頭上,他很少會主動的去禍害這樣的人。
沒什麼油水兒。
也沒什麼意思。
不過對方真的非要上來作死,吳浩也不會同情心氾濫的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