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道爺下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二十一,覃老頭出發了,康子一大早蒸了鍋饅頭,麵粉是換的,平時都捨不得吃,出鍋,全裝布里包裹上,師父能不能活著走到芙城,靠它了!
老頭要是知道徒弟想法,那肯定嘁之,笑話,一生走南闖北,居然被一豎子低估人格魅力。
臨下山前,叮囑徒兒守好山門,自己此去,若娃兒有靈根,則趁暑日教匯入門,糧收就靠你了,最多九月便歸。若有香火,買點香供上,已兩月未敬香予天地了,為師……去也!
康子有點不捨,他是老實人,師父說,自己約三歲時,應是吃了顆慈祥老大娘給的糖或啥的,啞了,被抱走。(都是暫時的啞,勿奇)
在隔壁省羊西嶺鎮,被在鎮子邊要飯,不,佈道的師父發現端倪,從老大娘手裡搶下,未料老大娘反咬一口,群眾因師父樣貌奇異,把他反當販子,師父無奈下抱著自己鼠遁。
怎奈自己太小,不知家居,只知大人喚己康子,師父說,是緣分,就隨緣收了自己,落戶在了此地,因在羊西嶺相逢,便取名康西!
師父年邁,身子骨已不如前些年,還要走路遠行,目送師父背影遠去,不由眼眶發熱,鼻頭髮酸。
觀中事務不多,但種糧種菜的侍弄,一日不可懈待,師徒可全靠此生存呢!
先去半里外挑山泉,進廚房拎上桶和扁擔時,怔住!
急奔觀外平臺,揮手大喊:“師父,你饅頭沒拿……”
一跺腳,嘿。。。這要是師父餓死在路上可咋整!
真是不讓人省心的老頭兒啊,回屋拎上,追…
你拎一破碗就堂而皇之下山了,難道不覺得少點什麼嗎?職業習慣害死人啊!
碗,師父說是用來舀水喝的,絕不會作他用!
氣喘之下,終於趕上,死老頭兒走得還挺快。
覃老道眨巴下眼,欣然接過,數落著徒弟的不是,工作太不細心了,為師是故意想看下你的自我監督,還行,下次不可再犯!
康子:……
老覃饅頭包袱斜綁於背,古代人那種,左手微抬,託著土巴碗,右手…..空手,拂塵斜插於後脖領,傲然昂頭,大步流星而去!
師父仙風道骨,未減當年啊,尚未轉拐,忽的,老道平地消失,霎眼不見!
揉揉眼,康子大駭,難道…難道師父已練成..縮地成寸,跨步為裡?我問心道……威揚矣!
“康……康子,來拉我一把。”坡處傳來恩師呼喚!
奔前,靠。。。老覃仰叉跌於坡下凹地,正不斷哼哼。
您。。您能讓我省點兒心不!裝啥世外高人,託著碗你也得看路啊!
————————————
覃老道慢慢悠悠往東北方目的地而行,偶穿小鎮,時過小村,此去芙城府有兩條主線,不過他無所謂,走哪邊看心情,道法隨心嘛。
兩條路皆通長途車,一走大夷郡,一走普江郡,沒高速,都是三個小時才能到,走路若快的話三四天,但按覃老道這種慢性子,得十天甚至有多,他純粹是以逛的速度在趕路,全走大路,哪兒找吃的,不時得下主路,去找人家或集鎮。
為了此次前往,外層罩袍還專門洗過,但依然油跡跡的,道觀困頓啊,幼時被毒蛇咬,全賴恩師所救,後打國仗又幸而未歿,己容貌娶妻無望,這才接了衣缽!
此次定為我道尋下傳人,道之義不算個啥,但定心訣不可斷於我手!
走了三天,才到普江,可真夠磨蹭的,於郡外河邊舀了點水,吃兩饅頭再說。
取下包袱,吃奧,好像……有點兒餿了,尼瑪瑪滴,近幾天日頭不小,疏忽了,選了下,剝開聞聞,確實不能用了,餵魚吧,只能化緣了!
(不是埋汰,當初草鞋兵,只要沒當官,退下來的大多數,返藉後都是困頓的,拉人力車、泥瓦工、搬貨下苦力,也許他們並未殺傷多少異族,但挺身而出了,敢於赴死,也許很多人會說他們傻,沒文化被忽悠而去等等,但每逢大變,皆仗華夏各地的這種傻子,才使華夏今存,這份情懷值得敬仰。)
進城,雖說只郡城,還是挺熱鬧,館子亦有七八家,每經一家,覃老道駐足十餘秒,由香味暗中點評該店手藝如何,行至城東,嗯??這家?新開的?名為合作酒家?看來是城鄉集資而辦!
味道屬它最正宗,就它了,現在的門口,是不會有迎賓或服務員拉生意的,大步而進。
正值中午,上客大半,進門即一小櫃檯,臺後牆上,掛著菜品名及價格~於一身的小木牌,用菜譜的館子現下不多。
臺後一壯年男子正準備招呼,只一眼,便身上一陣不自在,這……有根兒拂塵,應該是個道士,可這長得..也太偏離軌道了吧!
全店人員也是均穿小白褂,心下雖奇怪,但為人民服務,熱情不能減,“您……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