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要比賽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離開學已經不遠,中午六個人又先一步朝球場而去,等著生意上門。
上學後,每天就只能撿一場了,雖說一月下來還是有一塊五朝上,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可自從入了這行,穩定收入之後,這眼界自然也高了,使得大家都有點~為以後少了收入而心情低落。
“要不,咱們漲價吧,一次五毛。”丁笠一拍大腿。
“那不行,我觀察過,踢球的就只有大概一百多點人,若亂漲價,別人不高興了,真去告訴大人,咱們以後就真的幹不成了。”一花不愧是統計人才。
說話間到了球場,未近前便發現了不同,球門上掛了網,邊線、中線全畫上了,有兩人正用石灰鉤畫圓弧呢,完了,近兩三天的一毛沒了,要比賽了。
“哎,每次幾個校場和我們這邊選出的球隊,連西城區都闖不出去,還老這麼瞎起勁。”一花跺著剛買的小紅鞋,會少兩三毛收入,如何能爽。
跟著兩個畫線的,叔叔伯伯的叫著,其中一個是文化室的眼鏡伯伯,打聽清了比賽的事情。
這裡會有八支隊伍比賽,打三天,除部隊這邊三支,另有旁邊紡織廠等五個單位隊伍。
打六場決出前二名參加西城區複賽,這些派來畫線的和裁判都是區體委的,其間也會有一些體育老師前來義務幫忙,當邊裁,實在是,西城總共有十來個小球場同時開始選拔賽,區體人不夠。
足球文化在民間才萌牙不久,民間小孩接觸這一運動的更少,很多小孩都是踢球膽玩,多為排球球膽,自重極輕但彈力很大,一腳踢老遠,用那東西是練不出腳法的。
沒有專門組成球隊的部隊單位和外面差不多,臭腳居多,相對好些的是一些大廠礦、大學。
很多單位、學校都會報名參加,選拔賽參予隊伍很多,整個城就分東西城區開打,僅西城加一起就得有百支隊伍以上。很多單位是來湊個熱鬧,畢竟業餘賽,公眾活動嘛。
不衝出西城區然後再衝進市比賽,看不到水平好點的比賽。
最初的選拔賽那是魚龍混雜,至少三成人員對規則都沒完全吃透,靠資深隊友賽前補課。
比如越位、球打手與手打球區別、合理衝撞、攔阻的尺度掌握等等,剷球這種酷炫動作在這種檔次比賽中也是甚少,直接踢腿的倒不少,遇到火爆脾氣的:“老子就是想踢他,特麼過我小門兒。”
在一些非正規瞎踢人員心中,被過小門兒等於被打臉,很有趣的認知。
而被踢到的若抱腿倒地,那……絕不是在演戲,沒護腿墊或板,是真被踢傷了,所以,黃紅牌出現率極高,比賽未完呢,場上就七對八之類常見,而且雙方打起來也偶爾有之,那不是吹牛,參賽單位領導必須弄兩個在旁壓陣才行。
在大家腳法和意識都不精湛的比賽中,勝負的關係有時會取決於體力。
歸根結底人們對該運動還缺乏瞭解、認知,電視普及後就好多了,哪怕是黑白的。
在球服方面更是五花八門,除非該單位本來就有一支球隊,其它大多是藍、綠、紅運動衫或背心,顏色不統一就找人借,顏色大致相仿就行,按往後眼光,肯定是覺得畫面滑稽,想笑。
參加的隊伍球員都是有安慰獎一盒牙膏什麼的,是各單位集體出資,也是鼓勵大家多運動的體現。
若能打進市賽取得前三名,那除了獎狀或許會有點獎金。
問清眼鏡伯伯區裡有哪些人入選本隊參加後,小見又有了掙錢主意。
叫大家一起在宿舍區分頭開始找人,也就是~幾棟樓挨著喊,終於找到了劉笑。
在小見的心目中,劉笑不缺德,是他憑勞力掙錢的領路人,劉笑下樓看這幾個小鬼找他,感覺挺奇怪。
背心隊的確實力強橫,六人中有四人入選本軍區球隊,膀子隊才二人,那個方大漢做守門員,另有小山冬等一些人入選,都是平時踢玩中腳法稍好的。
今天第二場,下午四點就是他們對陣新力藥廠隊,大家正聚一起討論!
小見望著劉笑虔誠而言:“大哥哥,我們幫你們做啦啦隊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冒出這麼一個主意。
五小孩環圍一圈,在旁嘰嘰喳喳地:“幫你們加油。”
“我們叫家屬區所有小孩都來……..”
劉笑輕撫眼部有點感動,平常的撿球錢沒白給啊,正想表揚一下,可又見娃子們熱切的眼神,有些不對,不像眼前這精靈鬼做派呀!
“嗯……小朋友們來幫我們加油,叔叔們一定會爭取贏比賽,到時候給你們買糖,好吧。”
“大哥哥,”小見笑著:“家屬區還有二十多個小朋友。”十歲以下的……
“我們全都叫來,如果你們贏了就給四塊錢,輸了,我們就不要錢,幫你們加油一直喊,這可比撿球累多了,才一人一毛多錢,行嗎?大哥哥。”
劉笑挺佩服這娃的頭腦,條件較合理,贏了才給錢,他個人是認可的,不過還得徵求剩下十幾人意見,四塊錢若只兩三人承擔的話,挺肉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