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去買球(第1/3頁)
章節報錯
小見很奇怪,為什麼爸爸從國外捎回的土特產..會是大棗核桃呢,他把所有東西秦曲兩家各一半,反正他兩邊滾兒。
初五了,這幾天小鬼們每天都收入至少一毛,下午、傍晚各一場,小胖有吃貨潛質,每天花完。
丁笠每天也不缺零嘴了,而且弟弟也沾光,附近小朋友棒棒糖保住了,丁排長納悶兩三天了,怎麼過年後沒遇人告過狀,還挺不習慣的。
踢球的戰士基本已經知道有一小鬼撿球隊,每場三毛,沒人再選計數的,經過幾天慢慢開始習慣。
他們不知道,這一特色一直保持了下去,雖區內地貌變化,但撿球小孩一直延續著,並崇拜著他們的前輩們。
現在只有苗老四很氣苦,小朋友我真的很想幫助、改造你啊!
小見他們沒用錢,叔叔們送來那麼多吃的,不過現在得花幾毛了,出加工費請兩邊姐姐吃蛋卷。
家屬區由於大門的關係與街面上走街竄巷的手藝人、修理工、小貨物販賣者常常失之交臂,碰上了那肯定是家屬區有需求的都會叄予。
小貨物販賣的絕大部分是市面上都有的,髮夾子、釦子、頂針、鬆緊帶等,多是女紅用品,但都會有幾樣特殊物品,屬於私人發明或獨有特色的東西,廠礦單位都不會生產,而一些人又有需求。
比如酒麴子,愛喝酒的可以買來自已釀些酒,至於好不好喝,得看你自己經驗。
又如蜂窩煤塞子,沒老人看家的幾乎都會買十多個,這玩意兒就是黃泥巴烤乾做成的錐度塞子,一分一個。
其實算是無本生意,純利潤,不知道為什麼沒廠子做,八一前正規商店是沒賣的,蜂窩煤爐分大小,煤亦是,九或十二個眼,出門前塞上部分可以減緩燃燒,避免人回來前熄火。
一家人一月百個煤基本夠用,若熄火幾次,就不行了,熄了得找別家借一燃煤做母種,你得補人家一個,自己在重上三個煤,爐火才能用,多熄幾次這是浪費錢啊!
修理工主要是蹬三輪工具車補鍋、補盆子的。
盆子現下大多使用的洋瓷盆,破了口或洞,把牙膏皮燒化焊補,這時牙膏皮都是鋁皮製的,收廢品可以賣。
補鍋主要是鋁鐵製的提鍋、湯鍋,以補邊底為主,用白鐵皮包一層後敲緊收實,炒菜的鐵鍋一般不補,鐵質太雜,且炒鍋要見油,不適合,補上也管不了兩天。
手藝人主要是爆米花、烤蛋卷、榨芝麻、花生香油之類收加工費的,材料及柴禾由你提供,烤一斤麵粉的蛋卷加工費大概一毛錢,至少半小時才能烤完。
一斤麵粉加水後調至較稀狀,加兩個蛋,二兩糖,若要想再好吃些,多加點蛋,或弄點芝麻、花生末,一般一戶人不會烤超過二斤,儲存密封條件不夠,塑膠袋都沒普及,放櫃子最多三天就回潮變軟了。
可別冒個傻子出來說:何不放冰箱之類,那與何不食肉糜一樣了。
工具是像特特特大號火鉗,麵漿舀在夾板,合上,架爐火上烤炙!而且你家麵粉得手藝人先過目,太差的,他不會加工,比如較差的稱為灰面,顧名思義顏色泛灰,是時間擱得過於久的老面陳面,做出來味道自然欠佳,影響他招牌,不予加工!
烤蛋卷是加工手藝人中生意最好的,而且稀少,街面上一年都難得碰幾個,只要有一家叫住開始加工,附近小孩陸續央求父母也參予,往往天黑盡後手藝人才收工,華人跟風這一傳統得到充分體現。
秦家烤了三斤,曲家兩斤,以致豔子、一花守著烤,缺席了下午撿球,對於蛋卷回潮,不可能,二花在呢。
撿球后都是秦家淨衣洗臉,羅小菊覺得幾個孩子最近玩瘋了,每天一身的灰。
秦遠山毫無廉恥的用孩子們的牛肉乾下著小酒,每晚喝一兩,板著臉:“女孩子家家成天玩那麼髒,真是……哼。”
他想不明白豔子這個文靜的女娃咋也成天髒。
初六上午,三丫頭和小見殺向北門大橋,四個小孩一起出門還是安全的,也可以坐車,不過要轉兩次。
目前公交稱公共汽車,是按路程收費,二、三、五、八分、一毛,大概這幾個檔位,小孩的學生月票,五毛左右,很划算了。
車上有售票員,端一木盒子,翻開上蓋是票本,下方盒內用於裝錢,按購買扯票給你,此時的公交售票員,那絕對需要練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