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兵迴轉身輕聲咒罵著,從上衣口袋摸出支皺皺的香菸,湊鼻前左右滾動深吸著,數秒後,似乎咬牙下定決心才劃燃一根火柴點上,菸頭燃亮間,黑兵仰頭星空撥出一口神仙般的滿足嘆息與煙氣。

小見身一晃,差點沒栽下樹。

噁心到了,黑哥的呻吟令他起了雞皮,你丫八十年沒抽過煙麼?

在八米上空腳踏枝幹,手扶主幹借丫葉遮掩,隱身偷瞄,他等待著…

..

二十餘分鐘後,火堆處傳來嘻鬧逗趣般的呼喚,黑兵起身拍拍屁股轉過大樹行去。

火堆處一人慢吞吞站起,拎了旁邊槍準備過來,機會,藉著前面幾棵樹的枝葉掩擋,小見攀住上枝踏著下枝快速到了對面大樹並找好落腳藏身點。

匆瞥間,換崗兩黑兵正碰頭,卻見原崗兵捂住上口袋,兩人在扭扯,似乎對方找他要煙不遂。

兩人較力間,遠處傳呼叱幾聲,雙方才停了爭執,原崗兵不情不願的給出一支。

此幕令小見大開眼界,差點以為會上演一出一根香菸引發的血案。

其實這是很多華人都不清楚的一個事,紙製香菸,在非洲中層以下民眾眼中,它例屬奢侈品,此時代全靠進口,窮國沒生產條件,也無人去投資,缺人消費,搞這容易虧本,因為香菸是需走量的一種大眾商品,而百分之九十幾的民眾都屬中層以下,沒閒錢消受。

包括二十來年後,中下層民眾買菸抽仍是論支,這非扯淡,但僅指受援的眾窮國,它們均是外來品奇貴而本土物及人工超便宜,在消費上挺畸形,普通打工日收入合十元上下不等的大華幣,一支菸售五角,真不是能敞開抽的,在民眾抽紙菸這方面,可以說他們連大華五十年代都不如,大華那時雖也論支賣,但有工作的人肯定都按包買。

小見靜心不燥的等待,他在等深夜的到來,耐心,他不缺。

數小時後,四周愈來愈靜,估莫有一點鐘了,敵方四個火堆四組人,於洞內外打起了鼾聲。

至於火堆為毛不設在外圍警敵,林木太密,萬一起了山火…

哨兵有四個,在東南西北四方向林邊警戒。

小見咒了一聲,按理說軍紀不嚴的隊伍,哨兵該打瞌睡才符合畫風啊,電影裡不都這麼演的麼?

最完美的情形未出現,另三方向的崗兵打沒打盹他不清楚,反正樹下此黑兵精神好得一逼,還哼著怪音怪氣的小調。

又等了一小時,洞外三火堆的人都徹底睡熟,小見準備動手了,他從小敬仰軍人這個職業,現在要下殺手,挺膈應。

理下思緒,這是沒辦法的事,他倒是想和平著回肯亞,可是身陷野地求告無門,與盜獵方已結了十數條人命的仇,沒法善了,軍人既然參合進來那隻能同視為仇寇,何況收賄賂的軍人還算軍人麼,得打折扣,小見梳理掉與軍人為敵的那種排斥感,心理壓力一減,殺!

撲下樹是不妥的,動靜大,而且那傢伙精神頭好著呢,正樹前遛小圈,小見怕沒經驗撲歪,那後果可就不止是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