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立儲的糾結(第1/2頁)
章節報錯
親兄弟始終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在十四跟胤禛關係一向不錯,且後面十四雖然跟老八走得近,但卻從不參與對付胤禛的行動的情況下。
胤禛對十四這個親兄弟,觀感一直都不錯。
這次雲兮提議讓十四改名的時候保留“胤”字時,胤禛只是沉吟片刻就同意了。
好歹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兩人名字裡有一個字相同胤禛還是能容忍的。
最終,康熙的眾位皇子們改名後的結果如下。
老大直郡王胤褆,改名為“允褆”。
康熙雖然圈了這位,不過他對這個長子終究還是有感情的,沒有削直郡王的爵位。
老二理親王胤礽,改名為“允礽”。
老三誠親王胤祉,改名為“允祉”。
老五恆親王胤祺,改名為“允祺”。
老七淳郡王胤佑,改名為“允佑”。
老八多羅貝勒胤禩,改名為“允禩”。
老九固山貝子胤禟,改名為“允禟”。
老十敦郡王胤?,改名為“允?”。
十一多羅貝勒胤禌,改名為“允禌”。
十二固山貝子胤裪,改名為“允裪”。
十三胤祥,改名為“允祥”。
十四固山貝子胤禎,改名為“胤禵”。
……
數字排行後面的是眾人在康熙年間的爵位。
十三因著太子被廢一事被牽連,雖然成年後也出了宮,但卻沒有獲得哪怕一個爵位。
至於十三後來被封怡親王,那都是歷史上雍正上位之後的事了。
現在,除了老大直郡王,以及已經是親王爵,升無可升的外,其餘兄弟的爵位都普遍被胤禛提了一個等級。
即,貝子提成北路,貝勒提成郡王,郡王提成親王的那種。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十三和十四這兩個。
十三直接被封怡親王就不說了,十四也被封為了祿親王。
對於自己跟一向不對付的十三一樣封親王,十四心裡是有些不爽的,覺得自己的親哥哥偏心十三。
但在得知自己是唯一一個不用避諱,名字裡可以有一個字相同時,十四瞬間被治癒了。
畢竟被叫了那麼多年的胤禎,改掉“禎”字倒是沒什麼,因為有時候十四也覺得這個名字在讀音上跟自己親哥一模一樣挺尷尬的。
但是“胤”字就不同了。
這應該算是他們這一輩皇子們專有的字了,意義非同凡響,能保留十四自然是希望保留的。
更何況只有他能保留,十三卻不能,這點讓十四倍感得意。
看吧!哪怕十三那傢伙再怎麼討四哥歡心,也比不上他這個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呢。
注:十三胤祥以後也會保留名字裡的那個“胤”字,但那是在他晚年快掛掉的時候,雍正念在他幹得不錯的份兒上,特許的。
改名一事就這樣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