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兮說了那麼多先決條件後,胤禛對自家福晉究竟是從什麼地方省出這許多的蠟燭很是好奇。

“不過是在道上少點了幾盞燈而已。”雲兮輕描淡寫的說。

胤禛見雲兮嫁過來後一直處事周全,知他此舉必有深意,於是不解的問:“道上的燈少了,萬一行人看不清路,該當如何?”

“不會,”雲兮一臉篤定:“我都計算好了,少了那幾盞燈,並不會影響府中之人夜裡行走。”

“怎麼算的?”胤禛來了興趣。

他的數學在兄弟們中不是最出色的,但好歹老師也是從西方來的傳教士,在這個時代師資力量算是很強大了。

胤禛有些好奇雲兮究竟是怎麼算的,難不成自家福晉還是一個數學方面的奇才不成?

“幼時看了不少雜書,方知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

現在才三點多,按以往的節奏,雲兮這個時候是要去睡回籠的。

不過都話趕話說到這兒了,再加上嫁過來後瞭解到胤禛凌晨兩三點就要早起,雲兮就在有意識的調節自己的生物鐘,所以她現在也不是很困。

正數負數有理數、乘方立方次元方程、幾何線點面……

從凌晨三點開始講。

在這個過程中,雲兮要一邊回憶自己以前學到的那些知識,一邊絞盡腦汁的舉符合當下時代的例子。

過去那麼多年,哪怕她當時的基礎還算紮實,也著實忘了不少。

現在回想,還要系統性的教給胤禛,讓他一個沒接觸過現代教育的古人聽懂,真的太難了。

不過,哪怕再難,雲兮也從沒想過放棄。

數學幾乎可以說是一切理科學術的基礎。

要是能在這個時代就將整理好的數學定理傳下去,無疑會大大加快清朝的科學發展程序。

雲兮的學識其實也有限得很。

她高中時選的是理科,除了物理和化學,其它的科目基本功都很紮實。

但是對於大學,她只看到了門卻摸不著邊。

原因無它,家裡重男輕女,覺得她一個女孩子讀再多書也無用,大學不讓上。

後來她經濟獨立搬離了那個家,但也沒時間再去想參加成考重入校園的事了。

撲街嘛,稿費沒幾個,為了養活自己就只能以量取勝這樣子。

物理和化學她自己都抓瞎自然拿不出手。

至於雲兮最拿手的生物。

在這個時代,你講染色體、講細胞、講微生物,有人會聽嗎?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