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能找到使用電能推進的技術,就能解決移民船的深空航行問題。因為一來核能的高密度決定了起飛的時候可以帶上很多核燃料,二來在太空中也可以較為容易的找到核燃料。只需要在接近某些星球是主動入軌,然後派出小型採集船下去採集一點就行了。核物質在宇宙中屬於普遍存在的物質,比起組成生命的蛋白質來說多到幾乎到處都是。不管是隕星還是行星,幾乎多少都有一些核武質,所以要獲得核武質比獲得化學染料要簡單很多倍。

最後,宇宙中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得電能,那就是——輻射。

之所以不說太陽能是因為移民船很快就會離開太陽系,所以說太陽能並不準確。而且太陽能發電技術其實利用率很低。但是,宇宙中會發光的恆星可不是隻有太陽這一個。我們在夜空中用肉眼看到的那些天體,除了月亮和金星之外。全都是自己發光的恆星。數數天上的星星你就知道恆星多到什麼程度了。

這些恆星都會輻射出大量的、各種波段的、超強的輻射。其中可見光只是很窄的一個波段,還有很多其他波段的能量輻射。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層的削弱,恆星的輻射強度比地面上要誇張很多。假如地球沒有大氣層,你只需要一塊桌面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就足以驅動一輛中型卡車。之所以我們平常用的太陽能板沒辦法輸出這麼多電能主要就是因為大氣層吸收和反射掉了絕大部分的太陽輻射,到達地面的部分可謂是十不存一。所以能量才會這麼少,只能驅動小燈泡或者微型電機。但是,太空中就沒那麼多問題了。沒有大氣層的阻擋,恆星輻射可以為太陽能板提供足夠的輻射強度,這樣就可以得到大量的電能。

綜合這些因素就可以看得出來,人類在太空中獲得電能其實非常容易,以現有技術可以非常輕松的實現。但是,和地面不一樣,太空中沒有空氣。螺旋槳在太空中是無法産生推進效果的,而火箭發動機是不能用電來驅動的。

當然,像我們的鎧甲上裝備的等離子噴射引擎也是一種電力驅動的推進器,而且確實可以在真空環境中使用,但這東西其實還是一種大氣圈內使用的推進器,因為它在太空中消耗同等電能産生的動力甚至不到大氣圈內的千分之一。

等離子推進器在大氣圈內的時候會將空氣電離,然後以等離子體的狀態噴射出去,這其實和噴氣發動機得到推力的原理類似。所以它在大氣圈內的動力非常強勁,不但輸出變化靈敏。而且體積小動力大。但是,到了太空中它就會因為沒有空氣而變成僅能依靠電子流推進。此時它不會失去動力,但效率會下降到一個非常低的狀態。這種微弱的推動力和它消耗的電能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用作宇航服的姿態調整還湊合,要推動飛船……那種事還是不要妄想了。

雖然等離子推進器不適合太空環境,但有一種推進器在太空中卻是非常合適,而這種推進器就是——超電磁引擎。

超電磁引擎的推進方式與現存推進器原理完全不同。它不是依靠反作用力推進,而是依靠重力波推進。超電磁引擎中的強磁力場可以像我們抓住實體一樣抓住能量,而空間的本質就是能量,所以也可以說超電磁引擎可以抓住空間,效果類似於科幻小說中所說的空間錨。當然。它不是用來固定的,而是用來推進的。當然,只要超電磁引擎能在沒有任何物質的太空中以空間為支撐點,那麼推進就變的異常簡單了。這就像人不能爬到天上去,就是因為空氣不能被我們抓住,所以産生不了支撐力,因此你不管怎麼爬,也不可能踩著空氣爬山天。但是,如果空氣突然變成實體,你可以抓住它,那你還愁爬不上去嗎?

從這種工作方式就可以看得出來,超電磁引擎使用的基本原理和人類已知理論相去甚遠,而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個超電磁引擎壓根就不是人類技術。

超電磁引擎來源於外星飛船的殘骸,屬於逆向工程産物。目前我們對這種東西只能說是一知半解。我們的科學家知道怎麼製造超電磁引擎,但對於這些零件組合起來為什麼可以産生動力,那就基本是在瞎猜階段了。但是,即便只是搞清楚使用和建造方式,也不是簡單的事情。事實上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精通超電磁引擎地球化技術改造的人,加一塊也不到十個,其他人都必須要在他們的指導下才能完成超電磁引擎的建造,而那個多諾萬博士恰恰就是超電磁引擎逆向工程的第一人。

目前世界範圍內的這不到十個瞭解此類技術的人類基本上都是多諾萬直接或間接培養出來的,也就是說除了我們國家的,其他國家的所有超電磁引擎技術基本上都是多諾萬指導下完成的。並且他雖然培養出了幾個徒弟,但他掌握的東西顯然是最多的,而且他算是已經摸到了這條研究道路的脈絡,繼續下去的話。成果肯定比一般人要來得多、來得快。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我們國家的超電磁引擎技術,因為我們這邊的超電磁引擎其實是女媧從美國人那邊偷來的。

之前因為我們國家獨佔了第四特區,美國和歐洲方面對我們都很忌憚,而且因為我國沒有和他們共享第四特區的技術,所以他們也拒絕和我們共享推進器技術。不過當時我們國家其實還有一種太空引擎。這種引擎被命名為x推進器。x代表未知,而x推進器就是一種我們完全不知道工作原理的推進器。

事實上這玩意就是從第四特區的倉庫之中找到的成品推進器,推斷應該是外星人的飛船上儲備的備用零件。當然,這東西肯定不是第四特區自己用的,應該是給別的,比它小一些的飛船或者戰鬥機使用的維修替換零件。

這種x引擎的結構我們目前只搞清楚了一小部分,而且都是外圍裝置,核心的部分基本上是完全看不懂。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個東西直接搬到我們的移民船上用,而製造和仿製都無能為力。因為這東西顯然比超電磁引擎先進多了。

超電磁引擎使用電力驅動,而這個x引擎則是自帶動力爐,而且這個動力爐的工作原理複雜到讓我們的研究人員差點沒把自己頭發拔光。這東西的頂部有個小門,而在門邊還有個刻度表。我們研究的成果就是發現這個刻度表其實是x引擎的能源剩餘量,而要補充能源也簡單。開啟旁邊那個小門,隨便扔點東西進去就行了。目前我們已經測試過地球上的所有元素,結果發現全都可以被轉化為能源。也就是說如果這麼小門不關的話,放在地面上它簡直就是永動機。因為空氣也會被轉化為能源,而且利用率高的驚人。這個東西幾乎可以百分百的按照質能方程轉化能量。任何物質進入這個小門就可以按照質能方程輸出等量的能量。

這麼牛逼的東西聽起來雖然是高階大氣上檔次,但就因為先進過頭了,所以我們的仿製工作完全就是一籌莫展。你要是扔給秦始皇一臺噴氣戰鬥機,並且給他演示一遍這個東西的作用,他估計也和我們一樣,只能幹看著。因為配套理論知識一點也沒有,即便有實物也完全沒有辦法仿製。甚至於我們比讓秦始皇造噴氣戰鬥機還要困難,因為這東西上面體現出來的某些原理甚至和我們目前掌握的某些定理背道而馳,而既然這東西存在,那就說明我們的定理有問題。可是既然是定理。那就是證明過的東西,你說我們的研究人員看到這些東西能不拔頭毛嗎?

不過,我們的x引擎牛是牛,就是數量不夠用,所以每艘飛船隻能安裝一臺這個推進器,剩下的動力不足部分需要靠火箭推進器輔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移民船建的那麼大的原因之一,因為引擎就那麼多,飛船小的話數量就要增加,這樣的話引擎就不夠分了。動力不足我們可以用火箭助推器解決,而且大氣圈內還能用等離子推進器,可是如果引擎數量不夠,沒有x引擎的飛船我們就真沒轍了。為此我們就只能按照x引擎的數量建造移民船,而為了多帶人,最後權衡之後才會弄出那麼大的移民船。

當然,後來我們無意中從美國人的計算機中心竊取到了超電磁引擎的技術,然後我們這邊的那些小困難就迎刃而解了。當然,即便如此,多諾萬博士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畢竟超電磁引擎現在等於是全世界範圍內所有超電磁引擎的總工程師,以後不管是升級還是維護都少不了他。

像他這種人如果被這些人類叛徒帶走了,你可以想象人類會有什麼下場。雖然沒有他,剩下的那些超電磁引擎也不見得就不能用了,但你以後難道不打算升級了?況且這種事情就和去醫院看病一樣。有個特牛的專家坐鎮本市的醫院,即便是你不生病,你心裡也總歸放心些。而萬一生病了,有這方面專家就能救你一命。反之,這個專家突然離開了本市,跑去國外了,而且再也不回來了。你會怎麼想。即便是普通人不會想那麼遠,本地的市領導難道也想不到這些?

所以說,多諾萬博士超級重要,甚至於比各國的首腦還要重要。國家領袖雖然不能說什麼人都能當,但至少有一大群人可以勝任,而像是多諾萬這樣的存在,那就真的是全世界就那麼一兩個了。你說這種人我們怎麼能讓他被人帶走?

我這邊剛想完,特瑞的通迅突然又接通了。“神林,多諾萬博士的研究所剛剛被襲擊了,就在十五分鐘前。目前多諾萬博士下落不明。”

“我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