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對面的艦隊沒有發現自己,所以艾辛格移動要塞依然在距離海面兩千米的高度勻速前進,而下面的艦隊則是擺出了一副正常航行的姿態在下面移動,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這是兩個互不相幹的勢力路過而已呢。△,.

但是,就在大家以為雙方即將和平透過對方所在區域的時候,下面的艦隊卻是突然率先發難。

“就是現在!”

隨著指揮人員的一聲大吼,這個艦隊之中的所有艦炮突然同時開始上揚瞄準了能瞄準的區域,接著瞬間就是萬炮齊鳴。

和多數的水面艦艇不同,這個艦隊之中的戰艦使用的艦炮基本上都是特製的。這些艦炮的仰角居然都可以達到七十到八十度。這種仰角在正常的海戰中是絕對用不到的,只有高射炮才需要對空直射,但是這艦隊之中的戰艦卻神奇的全都裝備了這種可以對空射擊的大炮,而且是包括主炮塔上的主炮也是可以達到七十度仰角的特製大炮。

因為所有戰艦都有七十度或更高的仰角,因此這個艦隊之中的戰艦幾乎都具備了對空射擊能力,而且火力密度非常之恐怖。

幾乎就在下面的大炮響起的瞬間,艾辛格移動要塞下方突然就亮起了一片密集的爆炸。兩千米的距離,雖然是垂直的高度,但是這個距離對炮彈來說確實是不需要多長時間。初速平均都在兩千米每秒的大炮要打中這種高度的目標也就是一秒多的時間,所以幾乎是這邊大炮一響,上面的艾辛格移動要塞立刻就閃出一片火花。

伴隨著密集的爆炸,天空中原本看起來空無一物的藍天白雲之中突然就好像被啃出了幾個大洞一樣出現了大片大片的黑色,緊接著這個黑色開始向周圍蔓延擴散,很快艾辛格移動要塞的整體結構就出現在了下方的艦隊上空。

“哈哈哈。終於被逼出來了。”艦隊中的神秘人對艦隊指揮者說道:“快點,使勁打,只要能把它打下來,我們就可以搶到裡面的各種科技和囤積的戰爭物資,即便是你的整個艦隊都打沒了,只要能成功搶劫艾辛格移動要塞。我保證你可以隨隨便便再建起好幾個這樣的艦隊。”

“不用你說我也知道,現在麻煩你保持安靜,我在指揮戰鬥呢。”前面的那個人說完就拿起擴音器大喊著:“艦隊所有火力自由射擊,這麼大的目標別擔心打不中,用你們最快的速度給我把炮彈都打出去。”

炮擊依然在繼續,所有的戰艦上的大炮都在拼了命的朝著艾辛格移動要塞射擊,而艾辛格移動要塞則好像是被打懵了一樣,一時之間竟然是沒有絲毫反應。

事實上當然不會出現艾辛格移動要塞被打懵了的情況。我們冰霜玫瑰盟的玩家雖然有可能會暈菜,但是軍神不會。而艾辛格移動要塞的直接控制權是在軍神手裡,所以艾辛格移動要塞絕對不會出現被打懵了的情況。事實上此時艾辛格移動要塞正在進行戰爭模式轉換,而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所以才會看起來好像沒反應一樣。

雖然下面那幫人興奮的呼喊著以為他們佔到了大便宜,但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他們從艾辛格移動要塞下方發動攻擊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做法。

艾辛格移動要塞是什麼?它是一座會飛的城市。這麼大的東西,它要有多重?這麼恐怖的重量,在降落的時候。其底部與地面接觸的地方需要承擔怎麼樣的壓力呢?這些都是需要考慮清楚的。

艾辛格移動要塞既然可以用自己底部的結構支撐起這麼龐大的重量,那就是說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結構的強度時非常恐怖的。而事實上這個部分也的確就是艾辛格移動要塞上面裝甲最厚的位置。並且這個裝甲主要是用來承擔重量,而不是用來抵抗攻擊的。

下面那些戰艦上的人自以為對艾辛格移動要塞造成了連續性的嚴重打擊,其實除了那些戰艦的主炮可以勉強對這些裝甲産生一定的毀傷作用之外,那些副炮完全就是在放煙花。這些小口徑武器發射的炮彈對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那用米為基本厚度單位的裝甲層來說,完全就是個在隔靴搔癢,根本就不起作用。

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最外面的那一層是用於分散壓力的軟質裝甲層。這層使用的是一種叫做生物膠泥的東西作為裝甲。這種生物膠泥其實是一種微生物的集合體,它們聚集在一起之後就可以大量的繁殖,然後形成一種粘稠度很高的,類似於快要硬化的瀝青一樣的東西。這種東西的硬度比起橡膠什麼的要高很多,甚至於對於人體來說。這東西幾乎可以算是沒有彈性的,但對於艾辛格移動要塞這種噸位的東西來說,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緩沖帶。

這種生物裝甲的好處有很多,一是硬度適中,二十可以承擔這種重量的壓力。而第三條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可再生。

事實上這種生物裝甲的再生速度非常的快,只要有合適的催化條件,一小時之內體積就能翻一番。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雖然平時落地的時候是作為接觸面存在的,但是當艾辛格移動要塞飛起來之後,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卻是有很多的炮門可以開啟的,而且在這裡還有一些通道口和大型武器的發射口之類的東西,所以需要留下很多出入口。另外,因為艾辛格移動要塞是可以使用履帶系統在地面移動的,所以艾辛格移動要塞下面還有為履帶行走機構設定的封閉裝甲門。這些地方都是需要時常開合的,如果是使用一般的裝甲的話,開合的時候必然是會留下縫隙的。畢竟艾辛格移動要塞噸位太大,即便生産工藝很高,可以讓這些大門封閉的很嚴密,但是在艾辛格移動要塞這種重量的反複擠壓之下,那些裝甲門很難保持原來的形狀一點都不發生改變的。正因為如此。生物裝甲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這些生物裝甲可以在艙門開啟前被切開,然後等到艙門關閉之後這些生物裝甲就會迅速的生長癒合,很快就看不到開口了。而作為艾辛格移動要塞的底面,當艾辛格移動要塞降落時,這個部分肯定會被壓入地面之中一定深度。在這種深度上遇到水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生物裝甲封閉之後就可以完全隔絕地下水的侵入。避免了潮氣對艾辛格移動要塞內部裝置的損壞。

當然,這些生物裝甲雖然具有以上特點,但它歸根結底還是裝甲,所以它最大的作用還是防護攻擊。

雖然生物裝甲的硬度其實不是很高,但是這個玩意的任性特別好,就跟牛皮糖一樣,如果硬拉的話可以被拽成很長的一條而不斷裂。這種東西對高速飛行的物體阻礙作用最明顯,因為如果是那種硬質材料,一旦撞碎之後就不會産生阻擋效果了。但是韌性超高的軟質材料在被高速飛行的武器命中之後就會不但的施加阻力。就好像踩剎車一樣,可以迅速的降低飛行物體的速度。

考慮到艾辛格移動要塞的體積,下面的生物裝甲太薄了顯然是沒有辦法起到分散壓力和防護的作用的,因此,艾辛格移動要塞的底部最外面其實是覆蓋著一層厚達三米多的生物裝甲層的。

三米多厚的裝甲是個什麼概念啊?雖然生物裝甲相對較軟,但是這種厚度也相當恐怖了,事實上就算是三米厚的橡膠,阻擋作用也是非常恐怖的。何況這生物裝甲比橡膠可是厲害多了。

恐怖的厚度帶來的就是恐怖的防禦,下面那些戰艦發射的炮彈雖然看起來好像是在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爆炸了。 但是其實多數都是在生物裝甲之中爆炸的。這些炮彈確實是會在生物裝甲上面開出一個個的大窟窿,但是以生物裝甲的癒合速度,只要炮擊一停,不出半個小時就看不出任何損傷了。

所以說,除了那些主力艦炮的攻擊,多數炮彈連碰都沒有碰到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的真正裝甲帶。

事實上就算是沒有生物裝甲。艾辛格移動要塞的裝甲帶也不是這些炮彈可以威懾的。艾辛格移動要塞底部裝備的那種外層裝甲是一種特種合金,這玩意分成正反兩面。正面朝外,採用表面滲碳工藝,硬度驚人,而且防鏽。反面朝內。使用多層複合嵌入式魔法陣技術銘刻有堅固、能量吸收、自我癒合三種防禦系法術。部分重點區域還有獨立的能量轉化護盾,被打中之後會將部分能量轉化為魔能支撐起防護盾抵擋接下來的攻擊。

單是這種裝甲其實就已經相當厲害了,何況我們的這種裝甲還只是外層護甲,而且厚度高達兩米。兩米厚的滲碳裝甲,還有魔法防護,這種東西就算是480毫米艦炮的抵近射擊也不是一炮就能打穿的。所以,在兩千米的高度上,這種裝甲幾乎是無敵的。

下面的艦隊打的是挺爽的,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們的攻擊根本就沒有産生什麼可以威脅到艾辛格移動要塞存在的效果。

“集中火力,給我狠狠的打。”下面的戰艦上,指揮官興奮的大叫著,就希望自己的艦隊可以超水平發揮給予艾辛格移動要塞重創。當然,這只能是一種奢望。

就在下面的那支艦隊正打得爽的時候,忽然就聽到了一聲相當大的響聲,似乎是某種機關在運動的聲音。接著他們發現者還真的是某種機關被觸動了,因為艾辛格移動要塞下方的邊緣部分居然開啟了很多出口。因為現在的陽光強度不高,所以可以看到那些開口之中照射出來的光芒,而在那光芒中則是密密麻麻的小黑點蜂擁而出。

之前以為艾辛格移動要塞上的人被打懵了的那些艦隊人員現在是真的懵了,因為那些出口之中的黑點數量居然多到完全數不清的地步。密密麻麻的黑點隨便掃一眼就可以確定數量至少是以萬為單位的,而且後面有多少完全沒有辦法計算,因為現在那些出口都還在跟噴泉一樣往外冒這些小黑點,根本就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

如果彩虹聯盟的人在這裡肯定會驚撥出聲,因為他們認識這些下黑點。事實上這些小黑點正是之前給予彩虹聯盟艦隊以重創的那種雄蜂攻擊機,只不過艾辛格移動要塞和我們的那些初級超級航空戰艦不一樣。初級超級航空戰艦雖然很大。但是上面的空間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攜帶的雄蜂攻擊機數量不會太多。但是艾辛格移動要塞就不一樣了。因為艾辛格移動要塞的空間大到完全超越了一般的城市規模,所以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在上面安排機庫甚至是空間壓縮艙。初級超級航空戰艦因為自身體積,沒有辦法裝備空間壓縮裝置,所以沒有辦法無限量的攜帶雄蜂攻擊機,但是艾辛格移動要塞卻可以輕松的裝下各種尺寸的壓縮空間。因此我們只要捨得花錢建造空間壓縮裝置,理論上就可以無限量的在艾辛格移動要塞上面停泊雄蜂攻擊機。